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分析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前教育,毕业,幼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08:53
摘要: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前教育在完整的教育体系当中处于比较独特的一个位置上,它要求学前教师必须拥有非常丰富的活动能力以及非常深刻的认知能力。培养学前教育专门性人才的过程中,适当的使用案例教学法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幼师学生认知到本专业的一些特色,并且能够在师生之间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互动,拥有非常正面的教学意义。本文立足于学前教育以及案例教学法的内在含义,对该教学法在整体的学前教育教当中的起到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实行方法进行探究,为该专业教学提供比较可靠的、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学前教育;案例教学法;运用分析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属于是一门具有极强认知性以及实践性的专门性学科,它对学前专业的同学所拥有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储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保证幼师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以最强的适应能力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当中。就当前的学前专业当中所具备的教学条件以及运行的教学模式来考虑,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进行知识积累,不过相对的,实践经验不足往往变成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最大的限制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进行案例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们积累实践经验,同时还能从侧面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兴趣,间接提高教学的实际效率。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这一概念最早并不是用在教育界当中的,直到1970年以后才逐渐开始引进教育界。因此,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具体的界定。有一种说法是:通过描述一个比较客观的教育情境,引导接受教育者充分体会这些情景,并且以此进行分析和讨论的一种方法。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遵循某种特定的教学规律,立足受教育方的不同身心情况,围绕着一个特定的教学目的以及相对的教学要求,将一个或者几个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材料来塑造一个教学情境,在这个情境当中由教师和受教者共同合作和沟通,提升他们在实际的环境当中综合能力的方法。
综合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完全开放的教学模式,它拥有这样的几个特征:首先,借案例讲述道理,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其次,老师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通过老师和学生进行讨论,带动学生的分析以及讨论,并且总结出结论,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都有教学的责任。
二、“案例教学法”实际应用所具备的价值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当中,案例教学法这一概念体现出来的价值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上体现出来:
1.教师角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案例教学法可以将非常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进行直观的感受,它直接的改变了比较传统的面对面式教学,让教学过程具有更加高度的可参与性以及活跃性,不但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同时还能让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经验,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改善。
2.学生角度
对学生来讲,案例教学法的价值最主要的一个体现就是高度的可自主参与性,它是一种非常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将理论知识用最具体最真实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接受教育的学生自主发现和讨论分析,最终主动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让教学的主体从老师变成了学生,在课堂当中,任何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以及积极思考的能力。
3.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必须要老师和学生保持高度的互动参与,它通过对某一个客观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乃至于思考来完成学生吸收知识的目标的,在无形之中促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比较有效的沟通以及交流,同时也建立起对等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促进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如何在课堂中引进案例教学法
1.选择案例
开展案例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同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否能够选择一个优秀、有价值的案例,对案例教学法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将案例教学中的知识进行客观的转变,选择案例必须要选择一些真实、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还要保证案例和理论知识拥有高度的一致性以及趣味性。另外,选择案例还要适当的注意时效性,最好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案例,避免出现学生们已经知道的内容,让学生失去了参与的兴趣。
2.引入案例
在课堂当中引入案例不能随时随地,当然也不能毫无依据,需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当中实际的进程,案例只是在案例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背景,同时也是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工具,不管怎么引入,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引入案例和课堂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是否能够进行很好的配合。
3.展开讨论
案例教学当中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案例当中不仅含有课堂当中的一些简单的知识,而是还有很多不确定的知识,在比较自由并且比较宽松的课堂当中,可以引起学生非常热情的参与以及热烈的讨论。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进行解决的能力。
4.及时评价
评价的过程是在案例教学法当中最后的一个步骤,由老师来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适当的评价,进一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充分的认知。在案例教学中,基本上没有固定的答案,案例当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开放的,学生可以自主地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学生之间产生的问题以及结论,都能够由老师进行及时且适当的评价以及引导,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加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以及反思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结语: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前教育学的相关课程是就读学前教育专业过程中比较基础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学生们对于该专业进行系统化认知的最初起点,不过显然,在现实教学环境当中,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暂时还只能停留在对概念的单纯认知上,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相结合。适当的引进案例教学法,能够让理论和实践进行一定的有机结合,学生们可以通过对案例进行谈论和分析来加深印象,并且能够带动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引进案例教学法,可以对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产生良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烈雄.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2).
[2]窦全能.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3]覃丽.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广西教育,2014(07).
屈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