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人性化管理模式试论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教学当中,人性化班级管理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性化班级管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健康心理,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推行人性化管理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为初中班级人性化管理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初中班级;人性化管理;模式探讨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最基层单位,对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性化班级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营造出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氛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近年来的初中教学当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初中班级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的迫切性分析

  1.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伴随着信息化的大发展,我国在教育当中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也不得不应对来自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挑战[1]。在信息化时代,一方面学生们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的视野被逐渐打开,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多,例如,电脑、手机、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们的表现欲也越来越强烈,这就为现代化的中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外出打工,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也变得非常突出,通常情况下,这些孩子往往缺乏家长的教育,而对这些孩子进行教育的大部分责任就需要学校承担,再加上这些孩子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这都给学校的教育带来困难,而班级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最基层单位,直接和学生发生联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就需要改变现有的班级管理模式,采取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

  2.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是现实发展的需求

  从学生的成长角度来讲,中学时期是学生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班主任采取了正确的班级管理模式,那么就会使学生们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们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在心理方面都能够健康发育,并对学生们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如果缺乏正确的班级管理模式,那么中学阶段是初中生叛逆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走向歧途,严重的话会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们的发展特点,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3.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经验的积累

  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将学生作为管理的对象,完全从管理者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管理者就出现了一种对立的状况,从而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矛盾加深,最终导致管理失败[2]。而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则在管理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学生作为管理中的主体,并且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心理状况以及思维方式出发,探讨出一个有利于学生们健康成长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生的角度来对班级进行管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将会有利于学生们健康成长。

  二、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分析

  1.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根据著名教育学者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育首先就需要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呵护[3]。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在班级管理当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构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首先需要班主任能够在管理当中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用一颗真诚的心灵来对待每一名学生,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的想法,为学生们的成长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并且通过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们潜在的能力。其次班主任还应该尊重每一名同学,即使是成绩不好的同学,班主任也要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并且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对其进行激励。最后,班主任还要对同学们进行充分信任,使学生们树立一种自信心。通过这一系列方法来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2.制定出合理的班级管理规范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制度规范可以对学生们进行约束,使学生们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养成一种健康习惯,促进学生们健康成长[4]。但是在班级规范制度的建立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人性化的原则,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出发,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例如,新疆喀什市叶城县第五中学在班级管理中为学生们制定了健康的作息表,不仅有利于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并且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3.班级管理采取群众化的决策方式

  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思维比较活跃的一个时期,学生们的创造力比较强,在班级管理方面采取群众化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们的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还可以为班级的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班级的氛围也将会变得更加活跃,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新疆喀什市叶城县第五中学在班级管理中倡导“人人参与”的原则,在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们养成了一种责任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4.班级管理采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

  赞美是激发一个人潜能的最有效的途径,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当中,老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们身上的优点,并对学生们表现出的优点进行赞美,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5]。例如,新疆喀什市叶城县第五中学在班级管理当中对于经常犯错误的同学不提倡采用训斥的方法,而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三、结束语

  班级是学生们进行学习的最基层单位,在班级管理当中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新,方张林.以人为本,创建班级人性化管理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189-189.

  [2]孙克菊.坚持人性化和制度化管理相结合建设优秀班集体——谈如何在高中班级制度建设中融入人性化[J].教育界,2010(11):31-32.

  [3]贾永儒.以学生为本,让班级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2(5):81.

  [4]罗雪萍.关注学生需要,促进学生成长——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谈班级管理工作[J].科教导刊,2013(8):225-226.

  [5]高锦.人性化管理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为例[D].扬州大学,2009.

  徐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