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反思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09:13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于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兴趣,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经常性反思,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展示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激发;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个体特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整个历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对自己的教学通过反思,有如下认识与做法:
一、解读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依据,是行动指南,也是学生语文课标编排的依据。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弄清楚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以及各大板块的主要内容,结合语文课本,明确课本编写的思路,编写的框架以及具体内容;在使用课本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进行取舍,要做到教师所选取的内容要与课标基本要求一致,不能无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难度,在选择课本内容组织学生学习时,有利于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同时,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学生的学习语文知识的目标有所不同等,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认真去解读课标。
确立好教学目标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先决条件,是高效课堂的前提。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情况,所具备语文基本技能情况,以及学生兴趣与爱好等个体特征,落实好学生学习目标,教师一节课的组织活动就有了“灵魂”,有了“航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要明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去合作探究,去互动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训练学生,有利于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同时,语文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诸如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等方面,将学生进行有效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落实具体的学习目标,较好地体现出“分层目标,分层教学”的教学新理念,真正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突显出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二、精心策划方案,落实具体环节
常言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只差最后一步有效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获取到语文知识,就成功了。语文教师要认真预设好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要根据语文教学规律,学生具体的实际学情,选择好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哪几个环节,学生在各个环节中,将会出现何种情况,即学生学习中易出现的生成性问题,教师该采取何种方式有效获取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息等,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思索,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在预设学习环节时,语文教师要注意到各个环节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真正得到体现,是否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学习知识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了全面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要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心理态势。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去合作探究,搭建学生对语文问题的发现、寻找解决问题途径、得到正确答案,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三、创设学习平台,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事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就会急于去探过究竟,弄个明白,这是一个人的心理特征表现。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创设平台,有效激发起学生较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
语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要根据语文学习的内容,这节课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学生获取到哪些语文知识,能力提升到何种层次等,都需要语文教师认真去思考,才能创设好适合于学生需要的学习情境,才能较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利用声、光再现学生熟悉的事物或景物,巧妙将学生吸引到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也可以利用相声、小品、话剧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获取到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效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指导学习方法,提升综合能力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的学法;比如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学习内容的起止,如何解决字及音、词及词义、句段等,引导学生梳理好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便于提交到小组去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阶段,教师要适宜参与到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与自己是平等、合作的学习伙伴,是学习活动中的知心朋友,能够较好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学生学习感受到快乐,教师教学也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适宜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与引领作用。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经历整个学习过程,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有效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明白自己掌握语文知识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水平,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调控能力的高低评价,便于教师改变教学预设,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过程。在评价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结果的评价。
总之,语文教学有其方法,但无定法,需要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并能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融入新课程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抓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展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促进学生全方位得到发展。
敬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