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的班主任工作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班主任,县教育,小学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13:36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教书育人负有极为重要的责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生工作,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是学校工作落到实处的直接责任人。学校工作如果离开了班主任的责任,就无法正常开展学校工作。班级也成为无组织、无纪律的散落集体。所以要做好学生工作、提高学校工作的效果并使学校工作推动正常化、现代化的教育轨道上,必须注重教师队伍中选择好班主任;必须注重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情况;必须注重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以此来提高和推动学校的中心工作走上更高的台阶。
关键词:班主任;组织者;领导者;工作经历
现本人在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同学之间的聊天过程中所发现的、整体教育统计数据等中发现县教育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略谈如下:
一、现状
1.学生的整体素质差
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一个道德准则、日常行为规范。作为中学生;以小学生的道德准则为基础,进行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素质;班集体里学生应该以关注班级、关心同学、刻苦学习、尊敬教师、为班级奉献、不损坏班级荣誉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但是我们经常班级里看到;对老师不理不睬;学生之间莫不关心;多数学生对班级荣誉、班级发展不感兴趣;对自己的学业并不着急;能考多少就考多少的消极态度;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甚至严重时会出现;垃圾随处乱扔;学生内部村与村之间、亲戚与非亲戚之间进行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打架斗殴;学生对教师的批评不满意以及或多或少的作业问题等情况出现时对教师当面或背后乱骂;学生之间的钱财、店铺的商品偷窃也时常出现的。
2.整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差
教育的差距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差距的大小。农牧区由于受到教育的背景、经济的落后、交通的闭塞,家长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使入学率一直处于低状态。每个班级里小学阶段学过全部课程的学生不超过20%左右,在班级中整体学生的预习能力、接收新知识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有逃学、辍学、请假等原因,使教学上出现跳跃性的恶性循环。从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渗透,缺乏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在中学阶段由于基础差,课堂上所耗的时间随之多;到最后教学进度赶不上;根本提不上复习及习题测验、课外复习等。这样一次次的空缺,多了一个个的差生。随之而来的是东西部县之间的学生上高一年级的人数上的差距、以及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掌握速度。
3.家长的陈旧观念
在西藏、农牧区长期受宗教迷信的影响、崇拜喇嘛的一种看不透、摸不着的精神世界中生活;以神学主义作为生活的全部,都以用命运来掩盖自己的不幸。从而对现实生活中切实存在的科学知识缺乏了解。虽把孩子送到学校,但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反而家里不够劳力时劝学生回家帮忙。有一次,一位家长从学校偷偷地把学生叫到外面,劝学生回家。老师得知这消息,立马追回学生。刚好碰到他两在手扶拖拉机上,老师耐心地给家长和孩子教育。
基于以上的问题对开展班级工作带来许多的不便,但我们都知道发展中的教育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和令人头疼的事实阻扰,只要我们有能够了解情况、摸清情况、找出原因并根据原因来运用解决的对策,才能有进步的希望。至此;本人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
二、对策
1.爱心与责任心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我们应该具备的是有一份爱心。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尤其是牧区学生从小缺乏爱,大都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莫不关心,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方面从来不过问。有些家长过于宠爱,爱的表现不一样。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我们只要心中有爱,行动有爱,时时献爱,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爱是具有多种形式的,爱是没有具体范畴的,一个温柔的延伸,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如同一缕轻柔的春风。让我们用博大的宽广的爱来包容学生的一切,体验学生的一切。多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多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期待、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他们没有高矮,贫富之所想,没有好坏、奖罚之所思,生活在平等互助的团队里,成长在团结奋进的集体中。慢慢的,集体的荣誉感,集体的凝聚力会潜移默化的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他们感到,他不仅仅代表的是他自己,而是整个班级。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
2.育人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
育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身示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进取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只班级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养成良好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及行为标准,那么整体班级工作的开展会带来好处。在班级中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思想,洗清学生头脑中神学主义、崇拜主义、喇嘛主义等不科学的观点,树立学生科学的、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社会主义不同层次的接班人,培养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具备的中学生素质要求,做人的基本要求的合格学生。培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关键在于思想。做好思想工作,就要多开展反分裂、反宗教、反迷信的主题教育活动;就要让学生多掌握科学知识、多看科技影片、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只要做好思想工作,就能提高育人的效果。
3.多督促、多检查是做好班级管理的保证
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神圣职责。不但在是课堂上教书,还要在课外育人。主要对学生的为人处事、事情的解决办法能力、判断能力、性格、健康等这些因素的指导、学会并运用好都要靠班主任。所以班主任首先制定好班级管理制度,以及班级工作计划。其次对制度的落实情况的检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更为重要。在西部县受到农牧民生活的习俗影响,学生没有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自觉性不好。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学习习惯,就要经常性的开展卫生、学习检查;就要检查班级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就要检查是否遵守《中学生行为准则》;就要检查是否遵守《中学生守则》;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每周检查检查、每月检查、多检查、多督促这样会使学生养成自觉性,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土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