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打造高效英语阅读课堂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英语阅读,师生,西方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13:27
摘要: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不论英语新课标的制定、中考题型的变化、还是高考英语考试的改革,都让英语阅读变得更为重要。本文笔者将以英语阅读教学这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为例,从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模式入手,浅探如何利用任务型教学打造高效英语阅读课堂。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
一、英语阅读课堂的困惑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英语阅读内容范畴广、涵盖多、涉及到各种类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篇幅长、句子冗长复杂、词汇障碍多、难以分清教学层次,因材施教更是捉襟见肘,这是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的种种困惑。
英语阅读既要培养学生语篇理解能力,又要传授阅读应试策略,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明确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就意味着英语阅读教学承担着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的实践和人文意义的灌输,阅读课堂似乎是任务性很强的课堂,这让阅读课背负着种种的“壳”,带着浓重的功利色彩,每一次阅读都是有目的的阅读,而不是一种学习的享受,这也是很多师生感到阅读课堂难免枯燥的原因,笔者认为,应该从设置任务的艺术入手探索英语阅读教学的突破点。
阅读素材主题之多,各有亮点,有立意至深的,有浅显易懂的、有结构严谨的、有语言优美的,教学难度大,没有固定套路更没有固定的教学思维,加上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要因班而已,更要因人而异,想要做到每节课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但是,无奈的是,最后有些学生就连最起码的疏通文意都无法过关,抓还是放让英语阅读教学很尴尬。
二、任务型教学的含义
在西方教育模式中,任务型教学模式很早就已经运用。西方教育强调孩子的素质教育以及孩子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从学生的基本状况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定一定的学习任务,然后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探究、落实,通过学生的独立参与或者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也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能够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了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越来越彰显出其优越性。作为新课程理念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在进入英语课堂之后对于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课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课程在应用这种教学法时要结合具体需求做出不断的调整,使这一教学模式更大程度上发挥其功效,促进英语教学的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理念让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主要体现在:
在任务型教学中,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任务能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点,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双管齐下。
小组讨论促进了学生相互学习,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仍存在很多问题:①在任务型教学理念上所设计课堂活动表面上看是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因为出于方方面面的顾虑或者成绩的要求,依然是流于形式,教师对于课堂掌控的还是太多,学生并没有真正被放开;②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小组讨论,做题时必须讨论,削弱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③时间上把握不好,有时候因为缺乏对于课堂的准确预设,导致任务进行过程拖拉,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④部分学生在过程中参与程度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整体发展和提高。
注重学生在各环节中参与表现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参与表现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情感和学习策略的发展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提问、问卷等方式,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发展程度,结合学生自评,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课内外学习活动任务的过程中观察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态度,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其良好情感的培养和认知的发展。
四、任务型教学提升阅读教学的策略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任务,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对于后进者,着重于提高兴趣,建立信心;对于中等生,着重于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对于优秀者,着重开拓思路,激发潜能。要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过程,感受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2、多给予发展性评价
应用于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发展性评价贯穿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技能等情况的同时,更重视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发展性评价与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存在很多共性。
3、当堂分层作业评价
这是教学中最常用的评价形式。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对能力强的学生,阅读任务难度大,要求有较高的正确率;对中等生,适当允许一定错误,但态度要到位;而对一些能力较弱的同学,只要求掌握最基础的单词和词组便可以。达到要求即可给优评。笔头作业也是如此。这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中看到不足与进步,了解自己努力的方向,树立“自己和自己比”的信心观念。
4、互动参与,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重点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和深度。评价的关注点为:目标是否明确,小组成员是否参与了探究的过程设计及实施;成员是否明确角色分工;成员是否以倾听、协作、分享的方式参与;成员是否有均等的参与机会;问题是否是在集体参与的情况下解决等。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这是发展性评价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一面。总之,在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中进行发展性评价评价,其目的在与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发展性评价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适当指导,促进学生在语言学习上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五、结束语
新课程下的英语阅读课堂不再是框架式的教堂,更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它应该是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堂,只靠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总之,追求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通过科学设计任务、科学发展评价,打造民主、和谐、高效的任务型高效英语阅读课堂是所有英语教学者共同的期待。
参考文献:
[1]黄剑茹,《在‘任务型’语言学习中如何设计tasks?”》,《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9期;
[2]郑士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及解决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应淑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