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构建作文评改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作文评改,高中,语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08:34
摘要:在教学生涯中最为困扰的问题就是作文的批改,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采用传统的评改模式,劳心劳力,结果却收效甚微。精批细改之后,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面对这一困境,笔者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对作文的评改模式进行浅显探究,寻找切实有效的作文评改模式。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劳动负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互评互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批改模式尝试;实践成果
笔者从教7年来感触最深的当属作文批改。每一次学生的作文都是精批细改,遇到好的文章则把其中精妙之处勾画出来,附上旁批,大赞其美;而改到较差的作文则会大肆删改,也在旁边附上不足之处,该如何如何做。可是到作文讲评时候学生则无所事事,看一眼作文上面的分数就放到一边了,到了下一次写作时同样的写作毛病又犯。费尽心思却看不到自己预想的结果,学生写作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对作文望而生畏,谈作文色变。新课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教学中的这一板块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此外,我们教师在评改作文时所用的评语几乎形成一种模式化: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语言优美、结构完整、、选材典型等等。这样的评语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用这种模式化的评语来诠释他们的作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探索新的作文评改模式呢?怎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都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新课标理念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好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写作成果”的要求下,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积极探索新的途径,调动学生参与评改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评改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才能够有更深刻的体验。
二、互评互改模式尝试
要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能力,作为指导老师首先要做好教学设计,有好的教学过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评改作文实践中尝试了一些较为浅显的方法:
(一)分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8人左右。组员按照语文成绩等级优、中、差合理分配,同时还要兼顾男女生比例,小组长可以轮流担任,这样就可以增强每个学生的责任感。
(二)提出评改标准。
1.常用标准:书写格式、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立意、选材、结构、文体、语言。
2.专项标准。除了上述常用标准之外,遇到专项训练的,还得提出有针对性的评改标准。例如在训练《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这一章节时笔者定下了这样评改标准:
(1)是否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2)是否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3)是否写好行动,扣住细节。
(4)是否有对环境描写,以景写人。
(5)是否运用修辞手法。
而在训练《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时笔者制定以下评改标准:
(1)是否有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2)是否有调动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
(3)是否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具有全景感。
(4)是否运用表达技巧等。
总而言之,不同的专项训练定下的评改标准就会有所不同。
(三)批改写好评语并签名。这样做主要是监督评改的学生要对自己评改的作文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每个小组推荐出本小组认为写得最好文章,或者是认为写得最精彩的片段投影出来,全班共享。这样做对于得到佳作展示的同学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与肯定,而对于没有得到展示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借鉴机会,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写文章才能够出彩。
(五)做好评改后的监督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尝试的初期阶段,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多少责任心,马马虎虎打个分数应付了事。所以要把此次的评改作文交上来,教师进行检查。主要是发现还存在的问题,做好统计,在讲评作文时提出来,对于不负责任人的学生则予以点评。这种做法就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学生的责任感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得到很好的强化。
三、实践成果
经过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多次互评互改,大部分的学生都牢牢记住了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每个专项的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强化。此外,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同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都可以多浏览其他几位同学的文章,发现别人写作中的优点并知道自己需要努力和加强的地方。
实行互评互改,基本上可以做到每周一次作文专项训练。笔者认为学生的好作文绝对不是老师改出来的,而是学生写出来的,是在生活实践摸索中创造出来的,是在互评互改中修改出来的。经过自己的摸索,学生写作能力确实在不断进步。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作文都有自己的个性色彩,这才是新课标理念要求达到的。
四、互评互改模式反思
新课改之后,笔者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作文评改模式,以前都是自己一人包办,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而这样的评改模式不仅减轻教学负担,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作为写作能力不断进步。因而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这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能力,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尝试,敢于放手。
第二,做好作文评改课堂的监督,充分调动学生独立自主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明确每次评改的重点,有计划地进行。
第三,做好评改反馈的工作。在作文讲评课时,尽可能及时地把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以及不足反馈给学生,以便在下次作文训练时避免同样的毛病出现。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不断积累经验,并且不断探索,这样就会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班级的具有针对性的作文评改模式。
第四、张榜美文。每一次作文讲评课结束后都把学生的佳作展示到学习园地,以便时刻激励学生。不再畏惧写作,而是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需要改革的教学技能很多,作文评改模式的尝试仅仅是冰山一角,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探索,才能与时俱进。
黄桂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