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我动,文述我心——浅谈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习作是学生个性自由驰骋,自由发展的天地。每篇文章都是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是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白。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对话环境,倡导个性化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创新能力。

  一、还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写作教学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每次习作都源于老师的讲授,起于教师的命题,终止于教师的批改。根本没有学生选择的余地和创造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写出的文章自然是“套、抄、编、造”,没有个性。所以,要使学生文章写得好,关键是还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要变“快乐的节日”等情感命题,向“我的节日”、“xx的节日”等,尊重情感差异,尊重学生生活的命题转化,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内容新颖,使学生主动书写情怀,变封闭的命题作文向开放的半命题作文或自由命题作文转化。

  平日里我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勤于写生活小随笔、日记等,只求点点滴滴地记载真实感受。学生有了选择余地,从熟悉的、感兴趣的、想写的内容入手,才能有话可说,使习作真正体现各自的生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写自己的话,提倡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不同的人,即使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即使感受大同小异表达方法也会不同。小学生的语言最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写作过程中扩宽思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如写梦,我鼓励道:每人都会做梦,那古怪、奇异的梦常令人回味。当然,也有恶梦,想起来令人害怕。有时,你也可能会幻想一些美好的事物,仿佛做梦一样。请以“梦”为题写一篇文章。有一个学生写梦像一条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玩,想去捉她,她却游走了。梦像一群小鸟,在我窗前的小树上叽叽喳喳,想去跟她们说说话,但见她们向远方飞去。梦像一朵白云,在天空中轻轻地飘游,好想去拥抱她,但她却离我那么遥远。对这样的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我们就要给予鼓励、赞扬。长期坚持下去,我相信这样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到那时,我们不仅会看到一篇篇富有个性,富有活力的习作,更会看到一个个富有个性,富有活力的学生。

  三、抒自己的情,提倡写个性化的独特感受

  “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因此,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心情的瞬间变化,把握喜怒哀乐的情绪,诚实地描述自己的真情实感。特别是不要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作文价值取向。比如课标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命题作文“写写家乡的环境”,让学生先进行观察、调查研究,再写作。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一个学生这样说:老师,我爱家乡以前的河水,不爱现在的河水。是啊,家乡的山水景物虽美,但这并不包含家乡的所有特征。还有一学生说:家乡以前很美,但是现在白色垃圾太多,人们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我觉得一点也不美。这些不正是热爱家乡的孩子看到的痛心的事实。于是,我肯定了这个孩子的说法,又引导孩子思考家乡以前什么令你喜爱,现在却变了的?又引导畅想: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立足于现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增强了学生建设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展开活动作文教学,是实施作文个性化教学的根本途径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也改变了观念,能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尤其是个性化教学中,我们以此作为个性化教学的方法,让孩子有层次地学习写作。新教材将综合性实践活动与作文紧密联系,让口语交际成为学生登上写作高楼的阶梯,逐渐使学生喜欢作文,并乐意主动进行探索和实践,这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师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活动作文教学的实施,首先必须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活动的内容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科的习作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相应的计划并提出具体要求。其次,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师生、生生的积极互动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因此在活动前应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如:故事激趣,语言激励等,激发学生情感、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参与活动。最后,活动形式应丰富多彩。在校内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诗歌朗诵、评报活动、童话表演、成语接龙、讲故事、猜谜语或利用少先队开展的活动等等。在校外可充分利用社区、自然界等资源进行开放的作文教学活动。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第五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这篇习作训练时,习作前,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课堂,到图书馆、网络、大自然中去查找资料,学生们在分析、整理、互相合作中探索、比较。作文课上,又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研究、交流,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发言热烈,都有自己的发现和看法。习作时,学生们挥笔如有神,一篇篇富有情趣又能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从学生们的笔端倾泻而出。

  总而言之,活动作文教学不但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学生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问题,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更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真实感情,鼓励学生去抒发真实感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孩子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这正体现了个性化教学的主旨,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引发学生展示个性。

  追求个性化表达,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心随我动、文述我心”。让孩子的习作成为心灵与世界对话的窗口,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梁小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