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军人,心理健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12: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军人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军人社会支持的主要相关因素,最后提出了几点研究展望。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随着“强军目标”的提出,党和人民对我们这支人民解放军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给予了更大的期望。在面临多样化军事行动及处突维稳等非战争行动时,作为一种重要的弹性资源的社会支持就被推到了关乎战斗力生成的战略位置,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发挥缓解军人压力,消除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重要作用。
一、社会支持的基本定义
国内学者对于“社会支持”这一概念,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人际关系、心理诉求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共识。
杨德森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接近和利用其他个体、团体或较大社团的可能性,或者说是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的依存关系。陈成文等赞成社会支持是“人们赖以满足他们社会、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家庭、朋友和社会机构的汇总”。李强认为,从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刺激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二、军人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概况
随着军人群体被众多学者纳入研究视野之中后,关于军人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
余永春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尤其是对支持的利用度和主观支持情况显著影响着成渝地区老年军人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参加军演的官兵心理上处于一种强烈的应激状态,其心理健康状态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崔雪莲等研究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个体在紧张事件发生前获得和发展自己的预见及应付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所以社会支持有利于军人的心身健康。陈楠认为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社会支持对士兵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田彬研究支持利用度对某型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有一定作用,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尹忠伟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防化兵心理健康。
三、军人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
(一)军龄。在高萍的研究中指出,武警战士社会支持得分随着军龄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军龄越长,其对应的社会支持越良好。因为随着军龄的增长,其社会阅历就越丰富,人际交往圈就越宽泛,获取资源及利用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在个体碰到冲击事件时,能够充分调用拥有的丰富资源,妥善完满地解决引起冲突的相关事件。
(二)文化程度。杨国愉等的研究结果得出,文化程度越高,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即社会支持越好。文化程度越高,认知能力相对趋于完善,有利于对问题给予合理正确的分析和地位;同时在掌握并懂得更多的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方法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三)朋友数量。战士拥有的朋友(家人、战友、领导等)越多,其对应的社会支持越良好。毋庸置疑,拥有朋友越多,与家人、战友、领导关系越好者所获得的支持、关心、帮助就越多[1],因为遇到挫折时可向他人诉说,从而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就更大。
(四)婚否。战士的婚否和其社会支持得分有密切关系:已婚战士的社会支持得分明显高于未婚战士。[2]迈入婚姻的殿堂,个体便肩负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心智等各方面将会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变得更加合理成熟。同时婚姻关系是人类极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遇到困难挫折时,配偶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不仅能够得到一定的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的鼓励和支持。
(五)居住方式。居住方式也是其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发现一直和战友住营区的战士获得的社会支持高于住处经常变更、并且经常在外执行任务和陌生战友住在一起者,这是因为如住处经常变动时所处的环境亦较为陌生,从而获得社会支持的可能性就降低。有研究发现,独居是社会支持的不利因素[3]。因为独居者有较强的孤独感,而孤独又会影响其获得社会支持。
四、军人社会支持研究的展望
(一)细化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研究
对于良好的社会支持更有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心理健康本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拥有良性的认知、高度的自信、坚韧的人格等等都是心理健康的部分。在未来关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研究,要细化心理层面的关联领域,如对健全人格中坚韧性的影响,使研究更对针对性和说服性。
(二)拓展社会支持研究的领域
过往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心理健康方面,研究领域显得不够宽广。社会支持这一影响因素应该关乎到但凡有人参与的一切活动,更包括军事行动及非军事行动。譬如研究社会支持与完成日常工作的关系、社会支持与一项军事演习效果的何种关系等。
(三)加大对军人群体的社会支持研究力度
关于地方各类人员的社会支持方面相关研究非常多,而且已趋成熟化。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会加大取样研究的难度,因此就目前关于军人群体社会支持研究的资料相对较少,且多集中于篇幅较短的调查研究,而系统性的研究资料相对匮乏如对军人的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研究中就缺乏对性别因素的系统性研究。在“强军目标”指引下,要将地方成熟的社会支持理论和范式灵活运用于部队的研究中,为提高官兵素质、促进部队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Matlin,SL,Molock,SD,Tebes,JK.Suicidality and depression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the role of family and peer support and community connectedness[J].American- journal-of or thopsychiatry,2011,81( 1) :108-117.
[2]张双,陈艳芳,陈梦施,等.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1,40(3):338-341.
[3]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1):88~91.
黄礼慧 李声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