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年级教学热点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农村的语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但是,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弊端,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基层一线的教师不断分析和总结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探索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语文;写作教学

  (一)童真童趣的欠缺

  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小学生中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看到作文题目后,他们基本上都能“写出”所谓的好的作文,但这样的习作在教师批改写评语时都颇感为难,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这些优秀写作大部分都有抄袭或者胡编乱造的现象。一开始写好人好事,不是让座,就是拾金不昧,还有就是扶盲人过马路等等,不仅不贴合农村实际,而且也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在发育期的极端,这应该是小学生最应该具有童真童趣的一个阶段,虽然此阶段的他们在表达上可能显得有些稚嫩,和成人的观察力、表现力以及对问题思考上相比,缺少深度、广度,但是如果稍加一定的引导是可以将珍贵的童真童趣保留和表现出来的。

  (二)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

  在农村这些地方,学校处在地势偏僻,显得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没有网络,老师们不能及时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化,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在习作的命题上,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布置的习作题目让学生感到无话可说,这里的学生虽然每天都在体验和感受生活,也在享受着生活带来的乐趣,但是缺乏提炼,缺少对真实生活的体会和完美的表达,写出来的习作就变得毫无新意可言。同时,也很难写出优秀的习作,而且教师不带学生去深人体验挖掘生活,仅仅留下习作的题目让学生去写,学生们会求助于优秀作丈选或者同步作文,从而出现抄袭或者空话套话现象。

  第二,在训练上,很多教师在习作课上重点训练写作能力,为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和技巧,这种训练假如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减少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还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阻碍因素。

  最后,在评讲和评价上,讲评还处在一种可上可下的较随意的状态中,而且批改习作时选择的语言方式相对单一,并且主观意愿较强,评价标准过高。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对策

  反思我们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我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认真地审视我们的语文教育,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从更新教学理念方面改革,更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一)让学生体验家乡之美

  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神奇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乐园。让孩子们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深深地体验大自然之美!当学生陶醉于自然之美时,我只要稍作点拨:美吗?好玩吗?你喜欢吗?谈谈你的感受好吗?学生争先恐后,畅叙心中之感。因为这小是难以入手的作文,而是在叙述自己的真实体验,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能有感而发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二)培养学生习作“三”习惯

  首先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习作的兴趣来源于生活,如果学生的生活丰富,那么视野也就随之开阔,从而习作自然就会触类旁通。所以,教师就需要有计划地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联系生活,比如“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通过唱歌跳舞、踢足球打篮球、养花养小动物等活动,让学生在痛痛快快的“玩”中获得了丰富多彩的素材。而且生活化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与生活亲密接触,真正做到事事在作文,处处有作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现实社会中去获取习作的源泉。如:帮亲戚看孩子、植树节去植树、星期天去游览风景区,去市场买菜、了解家乡的过去等。这种实践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劳动情操。我还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开展了故事大土、习作竞赛、诗词竞赛、美文朗诵比赛、踏青写生等

  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培养学生有疑必问的好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活,达到丰富学生生活见闻的目的。

  其次是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扩大阅读面”,而且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和内容正在走向多元化。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同时,还要合理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内容,不一定选择文学名著或是优秀作交选,也可以是杂志或者报纸等平面媒体。总之,只要书籍的内容健康,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读物。

  最后是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习作是一种由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小学生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从而导致写不出已构思好的材料,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和教会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将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所接触的词汇累积起来。

  (三)虚拟情境,再现生活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的形象性、虚拟性、再现性等特点能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多媒体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堆沙堡回来要写作文时,将学生作品照片做成课件,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欣赏,唤起学生的记忆,在兴高采烈的观看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根据自身体验,他们习作时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通过多媒体联系学生生活,给予恰当指引将会使作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水平小断提高,教育手段也逐渐多样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充分有效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发挥其特殊优势,使其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服务,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为语文课堂教学展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孙洪卫.提高温岭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有效途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3

  2.陈艳玲.小学高年级语文多样化教学方式实施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301311

  黄雅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