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学管理,小学,教学质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09:11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来说,教育教学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管理的工作上,不仅仅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还要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完美的人格,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如今,传统旧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成为必然,由此不难看出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途径
在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寻找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方式。因此,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本文中,笔者将简单探讨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教师的管理意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工作最好的写照。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解答疑惑,传授知识,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今形式下的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技能,还需要拥有进行教学管理的能力。
在如今的教学管理中,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传授能力,还需要教师能够达到教学管理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管理意识,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管理中,不断地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许多人认为教学管理工作不是教师的责任,而是学校的管理人员,比如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的责任。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教师是与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学生的管理工作非教师莫属。教师的教学水平越高,教师的管理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教师在进行授课、批改作业时,需要时刻谨记自身“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同时也要认识到教学管理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营造出一种团结的氛围
学校的最终任务是做好教育工作,因此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是通过少数人的努力就能轻易完成,它需要所有教职工和全校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得来。国内外的成功教学管理案例都证明,联合校内外的多方力量和校内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大家都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教学管理的最佳效果。
目前,实现小学的共同教学管理依旧存在许多的困难之处,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案例:湖北某一小学三年级组织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上几乎所有的学生家长都已到齐。当家长会进行到最后,教师讲到班上有几位同学最近的家庭作业完成的不是很好,要求这几位学生的家长留一下,然后等其他家长都离开之后,教师与这几位家长交谈起来。教师说:“你们家的孩子以前表现的一直挺好,但是这两天的家庭作业完成的确实不是太好,偶尔都有不交作业的情况,希望几位家长在家能多监督孩子做作业,让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时,家长却说:“孩子学习方面的教育是你们老师的责任,我们天天上班哪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情况啊,如果我们自己能管得过来,还用把孩子送到学校吗?”教师听完这话便家长辩驳起来,最后不欢而散。
由此不难看出,现在许多的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因此将孩子的学习期望全部压在教师的肩上,指望学校能够完全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而自己却并不插手,一旦出现问题就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学校和教师的身上。这样的做法会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也不利于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做好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就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配合。家长不能一味的将责任推给老师,而是应该积极地重视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帮助学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三、构建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想要保障教学质量能够不断提升,除了营造一种团结向上的氛围外,还要构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但是,具体的操作流程需要根据每一个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要尽最大可能进行改造,改造的过程要符合科学原则,要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改造,而不是盲目改造,要避免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构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需要不断地吸纳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有效力量,还要不断的增强学校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学校受到外界干扰,以此保障学生的安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学校在保障学生的安全时还需要时刻关注着教学物品的数量,一旦发现教学物品供给不足,就需要及时进行采买,保障教学物资的供给,同时,也要做好教学物资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让教学物资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都是应试教育,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十分看重分数,甚至认为学习就是为了高分。由于高校录取学生的唯一凭据就是分数,因此,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十分注重提高分数,大部分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将分数视为一切。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分数,家长也只看重最终的结果,这样的现状,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高分低能”,甚至有许多学生分数很高,但却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这样的学生就算进入了高校,也无法适应,最终可能面对被学校退回的窘境。因此,要不断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避免教师和学生一味的看重分数,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都很强的人才,以便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教学质量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于教学过程的管理,需要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实现教学过程的全方位管理,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教学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给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和学生融洽相处,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全面的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资源,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尚正辉.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2]杨国义.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3).
[3]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19).
[4]潘光荣.潍坊市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3.
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