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蒙古族文化保护为例——分析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图书馆,少数民族,蒙古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15:32
摘要:少数民族的文化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本民族的文化也就成了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角度,分析如何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旨在通过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与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共图书管;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当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并成为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的根本依据。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当中,新的科学技术、交通工具等先进设备得到不断推广,广大居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现代化背景下不断改变,许多代表着民族特征的生活方式、语言等不断被侵蚀,甚至破坏了原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在适应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如何保护好本民族的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蒙古族地区的图书馆工作者,尝试着从图书馆这一点公共文化机构出发,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蒙古族文化进行研究,以发挥图书馆的文化枢纽作用。
一、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意义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当中形成了璀璨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古老、伟大的,同时又是多源的。这种多源性就体现在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民族的代名词,而是五十六个民族的统称。除了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支,为璀璨的中国文化做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其实就是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这对于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极具意义的。
一方面,民族团结离不开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各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可分离的联系。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其实也就是一个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虽然各个民族在人数上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对于这种血肉联系却是相同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将具有民族文化代表性的文献材料完好的保存起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民族发展历史,无疑有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促进民族团建。
另一方面,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以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在漫长历史的发展过程形成,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是多姿多彩。以蒙古族为例,《嘎达梅林》、《格斯尔可汗传》、《蒙古秘史》等等优秀的民族文化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这些文化却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们后代将丧失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们通过公共图书馆对这些文化加以保存,则能够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保留传承下去。
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现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靠。面对快速变革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对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体现在衣食住行生活的各个方面。少数民族传统的民居已有商业楼盘或者现代楼房代替,民族服装已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着装,甚至在重大节日上都不再出现。为了谋生计,越来越多的传统少数民族居民选择到大城市进行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许多少数民族传统的东西正在逐渐的丧失。以蒙古族为例,安代舞作为科尔沁胡仁乌力格尔的文化标志,跳的人已经屈指可数;苏龙语、赫哲语、满语、在不少村寨已经不再使用,许多语种使用的人数不过千种。鄂温克人在迁徙和定居政策的影响下狩猎文化也已经终结,狩猎文化和萨满文化消退及消失。许多蒙古族极具特色的乐器,如会马头琴等传统乐器的人越来越少。
无论是原有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还是传统的习俗,都在不断的退化与消失。这些经过上千年形成的民族文化,代表着蒙古族千百年来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近年来,相关文化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各种节日、展会的方式,让少数民族的居民能够重温民族历史的文化,将这些文化植入生活。但与此同时,由于许多民族文化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很难将其在现代生活中运用,导致其消失的风险极大。加之文字资料的缺乏,使其后继乏力。
三、公共图书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作用
大量的民族文化需要通过文字的资料进行记载,保存,并得以发扬。而对于民族文化进行记载的文献材料,则需要由公共图书馆加以保存。不同类型的人群再通过阅读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了解、获知少数民族的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进行传承、发扬。这就是公共图书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方面,保存介绍、记载民族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其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弘扬传播民族文化。
但在当前情况下,对于公共图书馆这一作用的认识并没有得到重视,对其投入也是相当有限。在人力、物力、财力相当有限的情况下,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对于保护民族文化所采取的措施也相当有限。因此,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保护民族文化当中的作用,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方面,培养并配备专业的人才。少数民族文化的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而对这类工作需要由具有专业素养的人从事。一方面,相关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材料收集、文字材料撰写的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收集材料以及表述的正确客观性,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懂得少数民族的语言及文字书写规范,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的能力,才能够记录、整理、阐释和翻译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文献,从而为保护文化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教育方面得改革必不可少。在人才的教育上,要加强对于本民族文化内容的培养,尤其是语言文字以及传统节日习俗。不仅使青少年能够懂得民族文化,更需要将民族文化的东西融入到其生活当中,成为一种习惯与信仰。
公共图书馆是文献资料的知识宝库,保存着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知识结晶;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作为百姓获取知识、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起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大有裨益的。但民族文化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知识体系,其保护还需要我们做好教育制度改革、传统文化遗址及习俗的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璀璨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鲍桂芝.浅析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J].内蒙古图书管理工作.2007(3).
[2]高小琦.图书馆在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与保护中的作用[J].图书馆杂志,2006(7).
[3]王黎.对民族地区图书馆谋求再发展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工作实践与探索.2004(12).
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