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探究学习模式物理复习课的变式结构

  摘要:课堂互动教学意味着人人参与和平等对话,师生相互尊重与接纳,相互言说与倾听,彼此实现精神世界的拓展,促进主体性的不断生成与发展。复习课是以知识整合和综合应用立意的课型。使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概念、规律的内涵与外延,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深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使知识体系进一步条理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内涵及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使已有知识升华为新的能力,巩固知识网络,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减少遗忘。复习课要注重整合性,要体现巩固性,着眼发展性。

  关键词:互动渐进;物理复习课;变式结构

  序言:

  复习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让学生经历梳理完善过程,突出针对性,实现查漏补弱;让学生经历整体构建过程,突出建构性,实现温故知新;让学生经历应用探究过程,突出互动渐进的模式,提高创新能力;让学生经历方法提炼过程,突出方法性,培养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拓展迁移过程,突出开放性,提高实践能力。方法性、拓展性和迁移性是复习课的重要特征。

  复习课倡导“整合——训练”教学模式,即“主干归类梳理,系统整合构建,要点深化完善,综合应用训练”。

  教学的基本程序:导入课题,引领目标,课堂自学——自主梳理,课堂讨论——课堂展示,变式训练——交流评析,互动完善,利用学习小组——拓展链接,提升归纳,进行课堂评价。

  一、导入课题,引领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复习课的课题导入,语言要精炼,意向要明确,简述复习范围、学习方法及要形成的能力,直奔主题。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突出深化完善、逻辑结构和综合应用,要立足双基,突出发展,通过整体构建和和综合应用落实思路和方法的培养;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要避免超越学生实际地搞“一步到位”。引领目标要做到让学生明确要深化、完善的重点及要求,要解决的问题特征及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老师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二、自主梳理,自主感悟,充分利用学案,要求学生积极展开课堂讨论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所以复习课要高度重视调动学生主动梳理,科学构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实现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在大脑中进行有序贮存,保证在应用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输出。

  梳理和整合要让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互动完成。梳理要根据知识的描述对象(或反映的问题的角度)、方法解决的问题特征进行归属;整合要根据概念、规律和方法解决的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结构网络的构建要高度概括,不能搞成了简单的知识罗列或单纯的知识压缩。教学过程不能搞成了教师的压缩讲课或知识结构的解说,要师生同步互动、巩固提升。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积极讨论,交流心得。

  三、课堂展示变式训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例题教学所提炼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是否能准确掌握,理解是否存在误区,要通过跟踪训练进行检验,感悟思路和方法的含义、功能与应用注意事项。在展示中要注意思维过程的展示,避免就题论题的做法。跟踪训练的题目设置要跟例题相近又相异,提高例题教学的指导功能。训练要规范时间和格式,允许同学之间讨论、合作。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关注学情,做到分层设计,落实因材施教,通过让学生获得成功实现能力的提升。

  四、交流评析,互动完善,充分利用学习小组

  变式训练的情况落实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通过争辩实现顿悟,通过交流实现完善。交流要突出不同思路和方法的差异性与相容性,评析要突出不同思路和方法存在的问题,互动要突出不同观点的互补性与整合性,完善要突出思维规范、表述规范、过程规范。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创设互动平台,实施调控互动方向,落实思路和方法的完善与升华,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链接,归纳提升,展开课堂评价

  全课归纳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以使学生实现对全课的感悟。拓展要突出课题进一步研究的空间;链接要突出本单元知识体系与前知识体系的链接,本单元方法与已掌握的方法的整合;归纳要突出主线、方法主线、横向联系、问题归属;提升要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策略和方法的迁移应用,要“回放”跟例题、训练题相近的题目,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比较它们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解决一道题目,学会解决一类问题。最后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检测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并进行重点讲解。

  六、OAE学案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

  OAE学案是以“目标、活动、评价”为逻辑结构,以学情和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评价四位一体的方案。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成课件。

  这样可以有清晰的表现型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建议,情景化的问题创设,可操作化的自我整理与监测体系,较好的整合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

  “互动渐进”教学模式,是以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创建“和谐高效”课堂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知识结构为中心,通过自学、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把单元内容中的各种概念、规律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巩固、深化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自学、收集、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互动合作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赵俊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