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改革,班级管理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其作为评价教师职业的重要内容,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班主任作为高中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引导者以及组织者,其管理活动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还直接影响着高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确保学生能够综合全面发展。本文就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具体方法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有效构建良好的班集体。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高考压力大,因此班主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协调作用、培养作用、引导作用以及组织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日常需求,调动学生参与管理活动的热情[1]。这样才能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全面发展,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实现高中教学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作用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组织引导作用。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中,具有组织引导的作用,应挑选出成绩优异以及思想成熟的工作能力者,有效组建管理队伍。同时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二是沟通协调作用。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需要借助家庭、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协作,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必须要从这几方面加强沟通和协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三是激发与培养作用。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具备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而班主任的行为是其学习的对象,因此班主任必须要积极创新自身的观念,有效采用新内容和新思维,用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来激发学生。同时班主任要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其形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四是陶冶与感化作用。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其具有强烈的情感,渴望被尊重、理解和信任,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陶冶作用,引导学生产生动力,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此外,班主任还应发挥出感化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

  1.树立良好的形象

  高中班主任在管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其行为举止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做好相应地班级管理工作,还需要严格要求和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高中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良好的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树立自身的声誉和威望。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时,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学水平,做到自尊自强,以认真的态度批改学生的作业,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育作用。这样学生才能从情感上接受自己,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加强民主管理

  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其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以及参与意识。因此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认知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想法,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实施民主化的管理,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表现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班主任在进行民主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掌握其尺度,有效掌握大致的管理方向,抓住班级的主要事物,具体的事情可让班干部进行管理。同时对班委会的作用加以重视,并采用小组管理的方式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积极关注和评价小组的学习情况,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小组交流与竞争、管理与合作等方式,培养自我教育及管理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加强校外教育

  高中阶段学生具有较重的学习任务,其家长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而无法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因此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加强校外教育,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将学校班级管理的相关要求讲解给家长,得到其认可和理解,从而促使家长能够参与到管理活动中,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强化学生的心理建设

  高中班主任要想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在开展管理活动时,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促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当然高中班主任要想强化学生的心理建设,可以对学生的娱乐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地协调,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团体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生活[4]。此外,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确保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及时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积极创新管理方法,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良好的形象,加强民主管理和校外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建设,制定良好的管理方法,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朱丽.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认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130-131.

  [2]李一.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的探究[J].学周刊,2013,29:10.

  [3]高艳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J].学周刊,2014,13:200.

  [4]姜悦旭.加强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38.

  朱铁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