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困境与微课融入策略探讨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技术,特殊教育,微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2 17:52
摘要:微课是接受特殊教育的聋哑学生摆脱听障困扰的福星,能够帮助听障人群建立较为全面的认知系统,感受世界的精彩多变,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教学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实施存在诸多困境,如何将微课良好地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已经成为特殊教育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听障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领域,如何运用微课技术及微课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融入
当前特殊教育学校也紧跟教育形势,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微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某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而如何在教学上进行微课融入,解决现存问题,是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学校运用微课技术教育的困境
信息技术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更能方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听障人群在教育上知识获取不足的这种情况,但是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发展,它在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较为重要的在于,听障人士言语发展的停滞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但是特殊教育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又没有有效的教育方式,导致在教育上形成认知偏差,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存在过于片面和硬性直观的现象,这严重影响听障人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1.微课能够开拓听障学生的选择空间
微课是传统教育的辅助,多是时间较短的视频、动画等基于信息技术上的多媒体应用,教学内容少且更有针对性,这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微课让听障学生能够更为便捷地获取知识,对想了解的知识能够及时了解,想解决的疑惑能够及时解决。
2.微课能够针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
传统教育是由老师粉笔板书的形式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层次不同,接受程度大相径庭,有跟不上教师讲授步伐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够回放讲过的教学内容。但,如果能够融入微课辅助教学,就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可以调节,最为主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课前事先根据微课进行预习,课堂上再根据视频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课后能够根据微课进度进行自主复习。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提供自主学习的可能,实现特殊教育上的成功。这些都是传统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3.微课教学需要及时掌握新的信息技术
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方面的不足,大大影响了微课的落实,所以微课的实施与否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依赖性很强,但是传统教育并没有什么外界因素可以制约其发挥。例如在课堂教学方面,如果依靠微课对新兴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的介绍是利用信息技术去制作完成的,相比于传统教育,不完善的信息技术会使新兴事物信息过时,内容偏差,不及教师授课的及时性、准确性,重点内容重点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微课教学并不能适应所有的课程教学,只是能够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去改善教学效果。
三、特殊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微课融入策略
1.利用微课加强演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微课是特殊学校重要的教学辅助方式,通过一个微小的教学视频,解决传统教学时出现的重难点,用更加直观的视频方式让特殊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在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对外界的接受能力相对正常人较弱,所以利用微课技术,可以把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转换成视频,让他们从另一种方式理解知识点,从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特殊学校的课堂教育利用微课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听障人士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资源上进行分层,有利于他们对接下来的技术信息操作有很好的认识,解决知识混乱不清的情况,即使听不到,也可以“看”得明白,让他们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上井然有序,实现异步式教学。同时,微课作为自主学习的资源,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上的帮助很大,因为听障人士在认知能力处于弱势地位,微课的重点性和针对性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进学习方式,可以实现一步学习一步实践。微课技术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演示资源,高效再现操作细节。
例如,二维动画制作——flash的教学过程中,一个涉及到遮罩层的例子,大大小小的操作近二十余步,听障人士依靠人为解释是困难的,而且flash的操作界面复杂,窗口多,即使是非听障人群操作也是存在很大困难。信息技术课堂融入微课后,听障学生可以借助微课动态视频教学,配合操作指示,按操作步骤完成flash制作,循序渐进,最终掌握操作技能。
2.利用微课优势,辅助听障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课,作为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准,听障学生更加要掌握这门科学。听障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对信息技术课的内容难理解,特别是操作上,越是难理解越是做不出。微课能够让他们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并进行操作。微课可以帮助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课上结合专业教师的讲解,更加明确重点所在。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学起来非常困惑的知识,可以利用动画效果将知识分部展现,让学生尽快摆脱学习困境。在利用微课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就可以在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上更有成效。
微课除了能够辅助克服教学中的难点外,还能够将重要的知识进行拷贝和移动存储,这就方便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便于自主学习。这对于特殊人群的教育能够起到有效的帮助,解决以往教育中存在知识面狭窄片面,或者知识繁冗复杂造成特殊人群在理解上的困难。微课的投入使用,可以帮助这类人群良好的感受世界的精彩,不使身体障碍成为接触社会的阻碍。
结语:
微课技术在特殊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听障人群在信息技术学科上的操作,其优越的时代特点能够更好的帮助相关人群的健康发展,两项技术的相辅相成必将为以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强有劲的推动力。将微课合理的运用到特殊人群,以同时实现二者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田寅生,方俊明.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04)
[2]陶建华.浅谈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1(02)
[3]陶建华.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0)
[4]李军.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过程性评价[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0)
关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