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才培养,汽车制造,环保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5:22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在汽车制造业的广泛应用,汽车工业发展迅速,高档、豪华、环保汽车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使用到先进的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电子技术等高薪技术。这就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能力、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研究的探析,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技能
汽车应用维修专业就一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研究进行重新定位,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汽车应用与维修人才。
一、我国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现状
(一)汽车维修业的现状
1.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就在运输车辆中普遍实行定期维护、计划修理的制度。对车辆的定期保养和维护及按计划对汽车进行整车大修、中修、小修,在保持车辆技术状况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汽车维修缺乏经济性和科学性。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检测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应用玉维修也开始实行“预防为主、强制维护、定期检测、视情修理”的维修制度,取消了原来的大修和汽车保养,只保留了汽车基本的小修,一、二级维护等。同时,很多满足车主个性化需求的项目如4S店、国际汽车服务中心、快修店、大品牌连锁店、汽车装饰中心、美容中心、汽车百货等也应运而生,汽车的服务内容也扩大,比如报牌、售车、理赔、年检、贴膜、空调、导航、音响、巡航、防盗、美容、雷达、饰品等。
(二)我国应用与维修行业人才的现状
1.技能型人才紧缺。我国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素质比较低,我国的汽车应用与维修行业初级人才已成饱和状态,而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紧缺。
2.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我国汽车应用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汽车应用与维修人才的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不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5%,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7%。
二、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
(一)采用高科技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进行维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在维修设备和工具上也取得了较大突破,维修人员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相应外语,掌握先进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电子化装置使修理对象发生变化
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汽车的科技化程度,电控单元件控制着系统的总成,系统包括:电子悬挂系统、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动力转向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加速滑动调整系统、自动巡航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自我诊断系统等。因为电控单元有自我诊断功能,它可以记录汽车出现的故障,并储存到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从电控单元存储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代码,确定故障位置并提供解决故障问题的帮助。
(三)要求维修人员具有更高的素质
汽车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在掌握扎实的汽车专业理论下,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仪器与设备的知识,通晓外语,熟练的进行Internet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和使用电脑对汽车进行分析,通过对故障的准确判断和熟练排除,以最短的工时、最低的成本排除汽车故障。
三、我国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汽车应用与维修人才的实践技能不强。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人员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不够,另一方面,学校资金不足,难以获得企业的支持,实训场地设备不完善不先进,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企业潮流。
2.学校企业信息不对称。我国的汽车企业参与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校没有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工学合作,使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没有针对性。
四、汽车应用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改革传统教学体系,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计划
针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的状态,通过改变教学观念,加快对汽车维修专业的调整,制定适合汽车维修需要的教学计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素质、能力相互结合,重新整合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并经过汽车方面的专家讨论决定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和结构。
2.在进行理论教育下,加强实践能力教育。要强调实践能力,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维修汽车的技能。
(二)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维修工人,从事汽车的驾驶、检测、装配和维修,适应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新需要。
1.在培养目标中,加大高新技术方面的教育。在新时期要及时给维修人员补充新的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2.实践教学中要以先进的轿车为教学车型,符合培养目标,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3.培养维修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素质教育,可对专业维修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说,要求他们在会基本维修能力的基础上,具有汽车的销售能力和汽车驾驶能力。
(三)提高中职院校教师的素质
就目前来说,汽车专业的老师一般都毕业于普通院校,缺乏现场经验和实践能力,实践技能也不高。
(四)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方法
我国目前对汽车人才的教育都是以讲授型为主,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学校应该进行“电化教学、实物教学”,把枯燥无味又难以理解的内容,用直观、形象、真实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针对我国汽车应用与维修特征的要求,应该确定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大高薪技术在培养目标中的比例,加大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力度,突出素质教育,为我国汽车应用与维修行业提供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仝丹娜.浅析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P的最优定位[J].职教论坛,2009。
[2]秦东方.汽车4S店如何参与汽车用品市场竞争[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8,4。
[3]解析中国汽车维修业发展状况与技校人才培养问题[R],2009。
[4]李云芳、加强汽车运用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J]汽车与配件,2008(44):34-35。
[5]达海.T-TEP模式与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32-33。
陶祝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