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职英语课堂不再沉默—一项行动研究

  摘要:为改变高职英语课堂缺乏互动的现状,笔者进行了一项行动研究,将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课堂上来,结果表明精读和写作课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提高。但也发现个别学生参与度依旧不高,课堂纪律有待加强。反思后在教师评价上进行改进并加强了师生沟通。第二阶段行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任务设置及评价上还需细化,并需要对基础弱的学生更多关注。

  关键词:课堂沉默;互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课堂往往存在气氛不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如罗淑兰(2002),谢元花(2006)提到老师台上讲的起劲,学生却没有热情回应。老师的提问和课堂活动未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大多数学生的反应是沉默,整体气氛压抑。

  一、发现问题

  笔者任教的班级是高职一年级汽车专业的两个班级,男生占绝大多数。所用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进行了四周的教学后,笔者也发现课堂的互动不够,每次回答问题的都是几个程度好的学生,其他学生几乎不参与课堂活动。笔者所在学院,同专业水平相似的班级还有两个,听课后发现其他班级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教材难度和学生水平不符可能是主要的原因。教材难度大,生词多,学生的水平不够,信心不足产生的焦虑情绪导致课堂回答问题困难。随后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收效不明显。于是查阅了提高课堂互动的相关文献,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决定从2014年10月开始一项提高学生课堂互动的行动研究,持续了一个学期。

  二、问题分析

  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以用闷字来形容。笔者提问后如果不点名,主动回答道很少,遇到问题又比较难,就会出现冷场,最后自问自答。课下和学生讨论时,学生认为基础较差,教材难导致的焦虑是课堂沉默的一个原因。但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教师讲为主,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也有很大影响。很多基础差的学生课堂学习经历中多得到负面评价,因此认为自己就学不好英语,课堂是好学生的天下,英语课对差生而言就是熬时间,参与互动更是不可能的任务。

  学生提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深思。以往研究表明,教师的改变会对课堂互动性产生积极的影响。谢元花(2006)总结了5个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其中四个与教师有关,学生担心教师的负面评价,教师没有给学生思考时间,教师给予学生机会不均等,教师问题学生根本没听懂都造成了课堂的互动性差。教师要调整教学方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焦虑,这样能提高课堂互动性。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与同事交流的结果,大家感到高职学生自我评价较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要改变课堂沉默现状,教师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关键,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变,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信,让其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行动干预的第一阶段

  1.合作学习在精读课上的运用

  参考了刘桃梅(2014)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笔者在课文语言点和重点段落翻译的学习过程采用了共同学习法。体现互相依赖,人人尽责,密切配合,互动沟通,集体至上的理念,促进后进生与组员交流学习的机会,并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采取异质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组4-5人,其中有一名程度好的学生,一名性格外向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还有两名基础较弱的学生。男生占绝大多数,所以男女搭配未能实现。学习课文之前,笔者给每组分配好段落,组长由教师指定,基本是程度最好的学担任,组长分配组员任务,重点词汇的讲解(意思和用法举例,两人完成),重点句子的讲解(翻译和语法结构,一人完成),段落大意讲解和总结由组长完成。课前布置好任务,课下准备阶段笔者会就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通过和组长的沟通了解进展,适当督促。并告知学生最后评出优秀小组两个,其组员平时成绩有更多加分。课上先给时间讨论和答疑,笔者走访每组,了解完成情况,之后展示开始。准备阶段笔者尤其关注基础弱的学生,多沟通,多鼓励,了解学生困难并及时解答。每组展示后笔者简单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闪光点及时赞扬,最后学生投票选出最佳组三个,笔者从中确定两个。

  2.合作学习在写作课上的运用

  共学法依旧运用在写作课上。每组4-5人,分组原则与上面精读课一样,此处不再叙述。以填写登记表为例。每组学生课下共同研究书上的登记表,每人承担一部分讲解的任务,(包含表格每项的意义,填写内容的解释,格式的注意事项等)。最后组长总结并展示本组填写的英文表格。每组完成后教师都评价总结,多看闪光点,多鼓励,对学生的错漏和问题加以纠正但避免当场打断,而是等所有学生讲完后一并总结评价。

  3.观察和发现

  笔者发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高,课堂沉默的现象有很大改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以往无所事事的学生现在也感到一份责任,开始动起来了。

  3.1课堂互动性提高。

  有些从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在领受了自己的任务后也积极的和组里同学交流起来,有单词发音不会还向同学反复请教,一次记不住,教几次才会。有的组还因为某个句子的翻译起了热烈的争论,笔者并未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让其分析前后文,得到最贴切的意思。与之前相比,精读课的气氛热了起来,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间互动有了改善,师生互动也加强了,课下来办公室请教的多了,课上主动提问的多了。口语环节愿意展示的学生也多了,虽然有的发音或是语法有问题,笔者都没有马上指出,而是在发言后总结一下出现的问题,或让底下学生听有什么问题,再讨论总结。写作课相比之下难度更大,课堂互动有所增加,但是能够发现学生的准备不够充分,自己完成的写作错误较多。

  3.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让笔者感到惊喜的是,学生不但课堂上更积极,课下的学习也更努力。学生运用微信群进行交流,讨论得很热烈。课堂上学生有单词不会读,还利用手机下载的电子词典反复学习发音。可想而知,课堂的变化学生是有感知的。随后的问卷和访谈都表明,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表示课堂有了积极的变化,基础弱的感觉学习信心强了,更愿意参与互动了。

  4.反思

  课堂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场面比较乱,别的组展示时,底下学生有的在讨论或准备,或者展示完后,不认真听其他的组。由于班级人数近40,准备阶段笔者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个别基础极弱,动机很低的学生还是不主动参与,要在笔者帮助下勉强完成展示任务。这影响了整个教学的进行。还有学生过分依赖组员,自己不积极思考,应付了事。

  四、行动干预的第二阶段

  1.行动实施

  笔者首先加强了课堂掌控,明确了纪律不好和展示不认真的学生要扣去平时分数。同时与不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多沟通,先聊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平等的和学生交谈,逐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再鼓励其多和同学交流,学会向他人学习。另外,每单元结束后,会对所学重点进行一个小测试,计入平时成绩,这样课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纳入了评价体系。

  2.观察和发现

  这些措施实施后,课堂纪律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在别人展示时,大部分时间是有纪律保证的。其中一个班级在进行了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感觉整体的学习氛围较之前更好,班级凝聚力更强了。在和学生交流并建立融洽关系后,有些开始成绩不好的学生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取得了不错的期中成绩。但另一个班级进行展示时候纪律较差,这与整体的班风有一定关系。另外,仍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评价很低,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虽然课下和笔者沟通不错,但课上还需要督促。

  五、对行动研究的反思和总结

  总体看,这项行动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课堂参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沉默的现象得到了改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促进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行动干预后,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学习能力也有了提高。基础弱的学生有一部分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但还有个别学生仍旧需要教师督促。笔者认为,和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能促进师生互动,改善课堂沉默。在评价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组长往往贡献最大但是最后加分组员都一个标准,还需要在评价细则上改进。在任务设置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突出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专业,做到学以致用,并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合作沟通能力融入到任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美)大卫·W.约翰逊,罗格·T.约翰逊,卡尔·A.史密斯.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刘春红,孙海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5]徐飞,2003,大学英语教学师生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

  [6]谢元花.外语课堂学生沉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30-32

  [7]刘桃梅.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146-148

  [8]罗淑兰.提高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互动性——一份行动研究报告[J].南昌航空航天工业大学学报.2002(1)84-86

  张燕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