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摘要:小学语文和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时小学语文和品德与社会具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似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两者之间的整合,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德与社会;整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社会经验等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两者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此应当加强等二者整合和融合之间的研究,提高小学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和品德与社会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1.教学目标统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德育和情感方面的培养,应当逐步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社会主义道德等,能够逐渐地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等。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德育要求比较高,语文作为对学生灵魂影响深远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明确地提出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社会品德的方法和途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也重视对社会基础知识的普及,它也涉及到一定的语言和文字,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由此可见二者在教学目标方面是统一的,都需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2.在内容上联系紧密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思考,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所观察的日常现象往往与自己的生活相关。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学生只有在观察社会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理解语文内容,才能真正地做好作文练习。由此看见,小学语文与品德与社会教学之间在内容上是相互联系的,而且能够实现相互提高和完善,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了解社会形象背后的真实含义。同时观察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形象都需要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和展现,因此二者在内容方面联系是紧密的,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思想与品德教学中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语文教材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在内容上相互呼应的。

  3.在学习方法上具有相似性

  语文学科具有比较强的育人功能,思想道德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学会保持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能够学会诚信等重要的思想道德。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则主要通过阅读、游戏等方法来完成教学要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游戏、角色扮演也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二者在学习方法上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有整合的基础和必要性。

  二、整合的方法探究

  1.重视二者资源的互补性

  小学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之间具有比较高的统一性,由此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语文教学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双重提高和完善。教师要重视语文和品德与社会资金的整合,要善于应用不同学科的优势,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目的的,主动地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善于利用不同的思考方法来找到两个学科的结合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应当正确地朗诵课文,默写字词等,同时语文也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来展开教学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仅学习了语言知识,同时也能够从语音文字中获得感悟和启示,能够使学生获得对社会的初步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从学生身边的事物着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应用语文教学的资源,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相关事物的语文介绍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怎么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这样能够充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使学生对社会获得比较深入的认识和感悟,能够帮助学生关心自己的生活,关心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等。品德与社会教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知识,为语文教学做了比较好的铺垫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帮助。语文教学中所讲解的某些事物又能够成为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当学生了解了某件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学生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更好应用。

  2.重视语文基础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语文知识很好地掌握的基础上,如果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足,那么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过程中也会存在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品德与社会的内容。例如当学生对语文中某个名词或者词语理解错误时,那么学生也会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同样地出错。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及时的纠正,不能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文字内容,才能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三、结束语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彼此的整合和渗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长英.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5):302-302.

  [2]蔡云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看法[J].新课程?下旬,2013,(12):180-180.

  韦桂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