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高校教师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影响及其自我提升

  摘要:80后高校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中坚力量,在教育改革中他们同样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困惑,依旧表现出正面、积极的影响,通过在工作中的相互交流,培训提高,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职业修养,实现他们的自我管理和提升。

  关键词:高校;教育改革;教师

  80后高校教师是一批出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25-35岁的教师群体,已经逐渐成长为高校的教学主力,其专业素质、科技理念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关注这些教师的思想和成长,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自我修养,是高校管理部门不能忽视的任务。

  一、高校教育改革对80后高校教师的影响

  高等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高校教师既是改革的执行者,又是改革的被动接受者,作为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们身上充斥着沉重的压力和顽强的动力。

  1.压力

  高校教育改革使教师在诸如评定职称、考核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项目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80后高校教师往往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工作中经常不遵守校规校纪,随性散漫,放任自由,工作中不注重交流合作,不关心集体利益,在群众考评和集体评议中往往先受到打击;加之80后教师普遍心理承受力低,抗压能力较差,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和不如意,不能及时调节情绪,舒缓状态,还会就此产生心情低落、压抑、焦虑的状态,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

  2.动力

  80后高校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思想中过多过少地存在着传统的士大夫精神,他们拥护教育制度改革,对自身的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期望通过教育改革进一步改善现行教育中的种种弊端,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后备人才。同时80后高校教师年轻有活力,容易接受新事物,比70后具有探索精神,比90后具有吃苦精神,因此在高校教育改革所遇到的压力和困难面前,80后青年教师更容易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能正确看待压力,并通过积极努力通过变压力为动力,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优势

  80后高校教师接受了国家正规的高等教育,学历较高,他们早已经学会用微博、微信同外界交流,对新技术、新知识领悟更快,加之年龄不大,更容易和学生交流,课堂上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对新鲜事物的探究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习惯和品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热情。再有,80后教师有着顽强的竞争意识,喜欢接受富有挑战的、创造性的工作,追求时间、效率和公平,这些优秀品质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二、80后高校教师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自我提升

  1.加强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达成共识的手段,千万不要搞成自上而下的游说,游说和说教不尊重人的意志,体现了说话人对沟通对方的不信任,反而加重了隔阂。80后教师应放低姿态,勇于切磋。切磋是经验的相互分享,是取长补短的交流,而不是强加于人的硬性灌输。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切磋、交流、往来,培育起80后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激发起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触和久旱逢甘霖的思想解脱,年轻教师可以进一步放下包袱,陶冶身心,平息性情,追求卓越,达到教与学的融洽境界。

  2.培训提高

  80后高校教师应注重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地参加各种职业培训。高校管理部门也有必要为年轻教师开通一切业务上升渠道,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国际间、校际间的各种学术交流、合作和技术服务活动,为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进交流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提供可能的机会,支持年轻教师继续深造的要求,允许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层次和精神素养。

  3.释放压力

  80后教师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想在教育改革中提高自己,崭露头角,必须要承受必要的压力。无论这压力是来自于外界还是自身,教育改革提供了外部压力,教师个人更应自己激励,变为个人的自觉的动力,不断向上。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管理单位应全力支持和理解,实时采取措施,帮助教师减轻压力,防止由于多重困扰,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阻碍教师潜能的发挥,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到损害。

  4.健康生活

  高校教师的教务工作较为繁重,许多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而在生活上存在许多不健康或亚健康的行为习惯。只有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状态,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身体状态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之中。良好的时间分配是提高个人效率的必要手段,高校教师要学会合理分配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分配以及精力分配,不能因过于重视教学业务上的提高而忽略自身生活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校方也应注意对教师生活的关心关怀,鼓励、号召、组织教师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丰富教师的日常生活,适度放松身心,强化教师的身体素质。

  5磨练意志

  高校首先在意志上要培养80后教师的独立性。教师只有养成独自决策的能力,才能不被他人左右;其次要锻炼教师意志力。使教师不但相信自己所做决定是正确的,也要抛下一切负面干扰,不在困难和压力面前退缩,为自己的目标而坚持奋斗。最后80后教师应拥有良好的状态,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如可为自己制定一份职业规划,在工作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早睡早起,注重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

  结语:

  高等学校教育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过程,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80后高校教师应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成为改革中的积极推动力量,促使自己率先适应改革方针,并在改革过程中,锤炼自己的教育水平、人文修养,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丹丹.运用激励理论增强“80后”高校教师职业主观幸福感[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1:38-41.

  [2]杨跃辉.新时期80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养刍议[J].科技视界,2013,15:79-80.

  [3]杜迎洁,蒋娟.高校青年教师压力探源及调适策略[J].理论导刊,2012,08:98-101.

  [4]周觅.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心理问题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05:90-92.

  [5]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马小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