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体育教育中如何提升教学时效性

  摘要:随着我国对学生身体素质重视程度增强,体育课程成了高校中一项重要且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体育项目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是结合多年的教育成果可以看出,高校体育课普遍存在时效性差、学生欠缺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的问题,总体上和学校体育课的课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提高体育教学的时效性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以高职院校为例,浅谈如何提升体育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时效性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时效性不强的原因

  课标标准,在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要求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对体育课也是如此。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育体系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各体育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要领和一部分体育项目技能,达到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调节心理的显性效果,以及改善学生自我认知、保持心理健康的隐性效果。体育项目的核心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强健体魄,但目前的体育教育很难面面俱到,不仅是高职,其他院校也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各院校在基础课程设计、基本的课标、内容设置方面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这是导致体育教育时效性不强的原因之一。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缺乏时效性还有一个原因是,大部分学生更愿意从娱乐的角度看待体育课,缺乏系统学习精神,致使基本功不扎实,对理论不了解,体育课程也难以达到要求。并且在运动中由于缺乏一定的常识,极其容易受伤。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创新

  一堂好的课程,除了教给学生知识,还需要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体育教师教学形式过于死板单一,除了讲解知识就是让学生自由活动,缺乏创新,内容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积极性。而在体育课程中,如果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很容易在锻炼中受伤。另外,部分体育老师会有上体育课就是带着学生一起玩的认知误差,其实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领悟能力方面等都有差别,如果不悉心观察,只是千篇一律教学的话,很难保证教学效果。

  2.课程考评机制不健全

  对任何一门课程来说,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教师对学生上课情况的评价,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约束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目前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不科学的成绩考评机制多有存在,这样既无法通过考评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不良影响。体育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背后的历史背景、理论知识、学习价值、运动技巧等,从而更好的学习这项运动,并发挥这项运动的一些内在的价值。不合理的考评机制忽略了学生的个人进步,涉及的内容片面化,与课程改革下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相去甚远。

  3.基础设施不健全

  良好健全的硬件设施是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关键。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存在设施不健全问题,部分体育项目场地不足,导致没有场地教学或很多学生共用一个场地教学,拥挤的环境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教师无法保证体育教学的时效性。

  三、提高高校体院教学时效性的途径

  1.领悟新课标的要求合理规划课程

  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旧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标的标准严格规范体育教学,深刻贯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制定符合规律的教学计划,认真安排课表,体育课可以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候或者繁忙的文化课间,这样既保证学生学习体育时取得良好的效果,又能在繁忙的学业中适当的放松大脑。

  在提高体育教学的时效性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要想学生重视体育,教师首先要自己重视起来。认真准备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严肃对待课上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一种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重要,绝不仅仅是嬉笑打闹的意识。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提供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快乐教学

  新时期的教学,不再是把知识告诉学生就行,而是需要更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改变自身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断转变教育思路,探索最佳方式教给学生系统的体育知识、注意事项,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毅力,让学生快乐的接受体育教育。

  3.改变单一的课程模式采取灵活的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意义重大,一般情况下,体育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心里倾向,而心理倾向强的学生无疑是最容易学好这门课程的。因此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教师应该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内容选择适当向符合学生兴趣和心理特征的方向倾斜。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即可,并不一定要采取相同的模式。

  上课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例如:总是在室外上课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那么可以挑选新入门、学生不是很了解的课程在室内上一两节理论课。理论课程也并非以教师讲为主,有条件的可以播放一些视频,也可以提出跟要学习的体育项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奖竞答,或者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室外的课程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新的体育动作时,教师可以规定时间让学生练习,然后进行比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

  4.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模式

  尤其是初次接触一个新的班级,教师不是很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在上课之前进行一个体能测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摸个底,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偏好及专长,这样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一些身体素质实在太差的学生适当的降低要求,要求他们记住动作要领,有进步即可;对女同学和部分身体有残疾或受伤的同学要给予关怀,避免打击这部分同学的积极性。

  5.定期举办体育竞赛

  选择某一个空闲时间,可以用来的比赛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体育知识竞答,也可以是体育项目竞赛,或者体育节目的等,符合学生兴趣和身体素质条件,没有高危险性,不占用太多时间即可。

  参考文献:

  [1]刘武.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时效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02:145+147.

  [2]魏莱.快乐体育理念下提高体育教学的时效性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09:128-129.

  [3]顾健.高职院校体育科研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12:45-47.

  [4]胡毓霞.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4.

  韩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