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教学新思路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英语,全球化,历史地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2 17:47
摘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英语这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能力已成为一种必备技能。根据新课标理念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创新英语教学的思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一、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人文风情、习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离开语言文化难以表达。英语这种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传统的外语学习模式,教师仅仅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过分强调单词和语言的积累,而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缺乏了解。导致文化交际的障碍,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深化高中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他们对于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文化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习文化最好的方式是亲身体验。
1.创建学习氛围
高中英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英语教材为基础,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英美文化知识。例如,放映英美风土人情的节目,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英语活动,如鼓励学生写学习日志、写对话日记;学唱英语歌曲、编演英语短剧;举办英语故事会、英语晚会;听英语广播、看英语新闻、英文电影;阅读英文书报;设立班级英语角;定期举行英语学习交流会;设计英语海报、分组出版英语班报;进行书法、朗诵、演讲等英语竞赛活动等。
2.创造语境氛围
语境是人们正确运用和理解语言的先决条件,对交际活动中的语言现象有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化的语言环境,可以变讲授型课堂为交际性课堂,变知识性课堂为言语型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设法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如会话、采访、自我介绍、制定计划、图表讨论等,为学生言语训练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把课堂变为语言交际的场所,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从而提高高中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效果。
3.创建文化氛围
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是学生掌握英语为母语国家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更好地领会英语世界的文化内涵。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口语和英语写作能力。英美文学也是社会的缩影,通过文学可以认识国外思想、人文科学的源流与发展,对于学生清除语言障碍、提高语感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高中教师应该安排英美文学鉴赏的课程,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文学作品,进一步创建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理解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等,帮助学生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使他们更加了解外国文字运用习惯,进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
人类的行为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在行为上除了一些是‘本能’的动作之外,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大脑思维的结果。语言活动是一种思维习惯,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同样对语言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英国语言大师韦斯特早就指出:“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学习英语首先要转变思维模式,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认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和头脑运来转获得英语知识。
1.培养直观英语思维
英语的思维发展过程总是遵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再到创造思维这一过程。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现实的、具体的、直观的感官刺激,在大脑中形成的表象、联想、想象等,都在第一时间以英语的语言形式进行思维,而不是先以汉语进行思维,然后再翻译成英语。直观英语思维由于没有汉语的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英语的时效性,尤其在口语的习得上,因为口语和书面语不同,口语往往是一次性的,并且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汉语的依赖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1 开设模仿课程
“学习语言的主要手段是模仿,这种模仿是从听觉定向活动开始的,经过大脑分析器的作用,然后由心理活动器官的操练而完成的。”只有模仿正确地语音语调,才能进一步掌握英语语音。教师应该开设英语语音模仿课程,鼓励学生学习外国人的语音语调,多听真实语言材料,如天气预报、广播、对话、广告等,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的能力。
1.2 提倡英英思考
用英语想英语,指的是在使用英语时用英语想,而不是用本族语想。用英语想,也可以说成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学用英语思考,一定学不好。用英语思考,就是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本族语思考的介入,没有“心译”的介入,或者说本族语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自己也感觉不到“心译”的负担。这才是真正流利,熟练的境界和标志。
2.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定范围,扩展学生思路,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英语课堂空间,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英语这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能力已成为一种必备技能。高中英语教师要转变思想,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用英语思考的兴趣,最终帮助学生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30
[2]曹思佳.英美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28(1)
[3]庄蕾.文化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06(6)
[4]刘昕,文化语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文化语境对英语习语的影响,2013(9)
[5]汪文芳.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6)
姚丹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