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语文古诗词背诵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古诗词,中学语文,背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1:13
摘要:背诵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方法,尤其在古诗词学习中有其他学习方法无法比较的优势。笔者针对高中生古诗文背诵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文体着手对古诗文进行分类,针对不同体裁的古诗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背诵,希望本文论述内容能在教学中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古诗词;指导背诵;方法
截止2015年2月,笔者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搜索”数据统计统计,关于“古诗文指导背诵”专题硕士论文有3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有4篇涉及“指导古诗文背诵”,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涉及这一问题的论文有250余篇;又根据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独秀学术搜索”数据统计,尚未有专门的书籍探讨“古诗文指导背诵”的方法,部分书籍提出了“古诗文背诵”的重要性。就笔者所查阅的研究文献来看,现在的研究者多从宏观上角度提出背诵对策,例如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等等。而本文将从微观角度出发,即从不同的文体着手对古诗文进行分类,针对不同体裁的古诗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背诵,这也是此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提到背诵,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死记硬背,这种背诵方法吃力而效果甚微,而背诵对于我们学习语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潘菽曾在他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这样说道:“背诵是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课文,提高写作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的确,记忆与背诵,是人获得知识、积累知识的基础,是人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础,是衡量人知识才能高低的重要标志。纵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的古诗文,不难发现要求背诵的大部分为诗词,还有一部分为散文。诗歌背诵如此重要,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呢?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诵读对于背诵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当学生在背诵诗歌史既能够重视诵读与理解,有能加上背诵的相关技巧,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诗歌按照题材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送别诗、写景诗、怀古咏史、闺怨诗诗等。面对不同的诗歌题材,有着其各自的特点,我们可以针对特点逐一指导背诵。
一、送别诗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朗朗上口的语言都是送别诗里千古流传的佳句。古人说,“古伤逝惜别之词,一披咏之,愀然欲泪者,其情真也”一语中的地道出了送别诗突出地表现了真挚、浓烈的感情。罗列众多送别诗不难发现,它们一般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借景抒情以此来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一类诗歌,我们要把握时间、地点、人物,进而确定感情基调,分析的基础上理解背诵。例如柳永的《雨霖铃》,词的起笔,就以“寒蝉”、“长亭”、“骤雨”等物象组合一体,不仅暗示了送别的地点,也点染出送别的气氛,离情的凄楚也就跃然纸上。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将这些关键词牢记于心,然后将其一一组合,进而连词成句,最终完成背诵。
二、写景诗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此类诗歌时,可以多个角度出发,远近景、上下方、动静景分析每句内容,这样一步一步地给同学们分解开来,有助于他们理解记忆。最后,总结升华,老师引导课堂尝试背诵,激发同学们“我也会背”的信心。例如,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上阕中有这样的句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一句,诗人交代了写诗的季节和地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时要抓住此关键并让学生牢记与心。第二三句,诗人描绘了“山”、“林”、“江”、“舸”、“鹰”、“鱼”、“万类”七个景物,教师在指导背诵时应先抓住景物的名称及景物的特点,即从多个角度——远近景、上下景、动静景等方面分析。这样,通过教师细致地分析,学生既可以深入地了解诗歌内容同时又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诗歌的记忆背诵。
三、怀古咏史诗
在古诗众多的分类中,占很大程度的便是怀古咏史诗。此类诗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在写法上常借用典故,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背诵此类诗歌时,要弄清楚诗歌中使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等要素。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在背诵这首诗歌时,要了解石头城、故国、淮水、旧时、女墙等代表的特定意义,然后再将它们联系起来,做到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形成整首诗歌。
四、闺怨诗
闺怨诗主要抒写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此类诗歌的特点总是按照一件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的。因此,此类诗歌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划分识记单位,再按照顺序连成整体。诗歌的写作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通过理解文章,找出文章的顺序,作为记忆的线索。例如,《诗经?氓》共分为六段,第一段是故事起因定终身,地点在淇水边;第二段是故事发展盼夫和出嫁,地点在垝垣;第三至五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婚后的生活和被弃,用桑叶的变化比喻时间的变化;第六段是女子归家涉淇河途中的感叹。整篇诗歌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兼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和地点转换的空间顺序。我们在背诵时,可以按照此顺序进行。
除了上述按照诗歌题材,根据不同文体特点指导背诵以外,教师还可以激发朗读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朗读的意识;引导课堂试背,提升学生自主背诵的观念;利用插图,促进学生加深记忆等方法指导背诵。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在背诵问题上同样适用,同学们背不会课文,关键是没有掌握好的背诵技巧和方法,只要有了一定背诵的方法,背诵将不会成为束缚学生发展的瓶颈,反而会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学习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赵晔.高中古诗文背诵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4]李学勇.浅谈中小学古诗文背诵[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1).
注释:
①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9.
于千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