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管理方式对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积极性的作用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管理方式,班主任,集体建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2 17:34
摘要: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处于领导者的地位。优秀的班集体只有通过班主任运用正确管理方式,动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做好班级建设工作。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本文就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对班集体建设的积极影响进行简单探析。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方式;班级体建设
一个班级中的核心灵魂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不仅会对班级风气产生影响,也会对班集体的建设有着一定作用[1]。普通班级不会平白无故就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而是需要班主任的精心管理和精心的管理方式才能形成的。所以班主任如何在班级开展建设工作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班主任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管理原则
班集体的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必须要有相关理论的支持,而目前大多数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中,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持。由于没有科学理论支持指导,导致很多工作不能科学的进行,所以科学的管理原则对班主任实际工作有着促进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则:
1.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
由于在班主任的管理和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学生才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和班级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在班级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整体性原则
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期间和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和学生家长的关系,把相关工作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班主任需要经常和学生的家长保持联系,加强沟通,使得一些对学生有益的工作可以在校内校外顺利进行[2]。
3.方向性原则
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方向进行审核。班主任要保证管理工作要具有正确性、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进行完成,使其排除掉不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进而可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班主任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常见错误的管理方式
1.作风武断,专权管理
专权管理方式是通过建立比较苛刻的规则,和较为严格的监控来实现的。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班主任具有较高的权威,从而对学生进行“监管”,班主任通过观察学生在班级中各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表现,从而对其进行管理[3]。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思想,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对立的现象。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使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工作。
2.保姆式管理工作
有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没有对学生的独立性进行培养,而是自己包揽了班级中的大多事务。在这种管理式的方式下,班主任凡事亲力亲为,就好比家庭教育在校园方面进行扩展,使得学生被过度保护,既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又不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这种管理模式同样也不利于对班级进行建设。
三、班主任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管理方式
1.加强自身形象的培养
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对自身形象的重视。在家长的面前要有对学生负责态度,接受家长的建议;在学生的面前要处事公平、行为得体。在班级的建设管理过程中,树立一个公平、正直、谦虚的班主任形象,便于工作的开展进行。
2.设立班级的共同目标
如果想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建设过程中,那么就需要班主任对班级共同目标进行设立。因为班主任班级建设工作的核心,可以通过设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让全班同学共同向着这个目标进行努力,从而起到对班集体建设的积极作用。
这个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应该包括,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4]。其中一个中心就是把学习作为中心,因为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所以以学习为中心是十分必要的;两个基本点就包括了卫生和纪律,只要保证了卫生和纪律才能为学生学习营造出良好的环境。除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以外,还应该对学生内在素质进行培养,例如,培养学有生尊老爱幼的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艰苦耐劳的精神等,这些都可以统一在共同目标中进行设立。
3.良好班级风气的树立
班风是班集体建设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也可以表现出一个班集体的风貌,在一个班级中具有代表性作用。班风可以全面的对班级同学的综合素质、学习情况、教育情况进行反映,并且贯穿于班级的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班风,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班级和谐健康发展,并且能够提高班级集体建设的工作。在良好优秀的班风下,每个学生都能为班级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自豪,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信任。而良好的班风则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目的去培养的,无论是对班级工作的进行,还是学生们的学习工作中,良好的班风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4.班级干部管理工作建设
班主任在班级的建设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的位置,但是很多工作紧紧是靠班主任个人是不能完成的,这个时候班级干部就应该起到自身作用。而对班级干部的管理工作则需要班主任进行领导和培养。优秀班级干部是班主任强大的助手,通过他们的协调和沟通,班主任不用亲力亲为,只需要做好对班干部的管理指导工作,就可以使得班级建设正常有序进行。
在班级干部的管理工作中可以这样做,首先,要采取民主的方式选取班级干部,通过民主的方式,由学生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人进行班干部工作,这样在班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普通学生才会配合;其次,班主任要加强对班级干的指导工作,并对其信任,古语曾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在班级干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该放手的地方就要放手,使其成长承担一定责任,这样在班级干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就可以逐步建立威信,为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便利条件。
结束语
优秀的班集体建设离不开优秀的班主任,而班主任是否优秀就在于其对班级的管理方式上是否正确。班主任既肩负着对学生思想文化的培养工作,又承担着打造良好的班级建设工作以及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的重任。因此,改善班主任传统的管理方式,在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班级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婧,刘津.浅析班主任管理方式对学生参与班级思想建设积极性的影响[J].无线互联科技,2014,(7):241-241.
[2]周锦虹.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2):82-83.
[3]蔡惠芳,浦继丰.焕发班集体的个性活力——转变班级管理方式的思考与实践[J].创新时代,2015,(6):83-84.
[4]汤瑛.初中班级管理方式对班集体氛围影响的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14):23-25.
陈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