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德育,素质教育,小学体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2 14:58
摘要: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具有更加强壮的体魄,而德育工作能够使学生具有健康精神状态,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发展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育;德育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几乎全部小学内得到落实和开展,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小学教学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能够让小学生通过各方面的体育教学获得一个强壮的身体,而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的思想不断的发生变化,体育锻炼和德育教学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锻炼了他们的的意志,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更好的完成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个性的完美发展,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所以体育教育也是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目标完成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小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教育是指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使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精神面貌。小学体育老师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讲授教学任务中规定的体育和健康卫生知识,以及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式方法,加强小学生对于身体的任职情况,并且能够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加强自身体育意识;我国现行的小学教育新课程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指的健康的意义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即使不特别强调,也能够于细微之处可见,它能够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让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例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等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内容会时不时的对参加者的思想品德提出严峻的考验。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不断实现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培养。
在体育教育中,要加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团退合作意识、良性竞争意识、以适应的挑战能力。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虽然在教学任务上存在差异性,但是二者之间却是存在各种联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是可以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可以相互促进和影响的。
二、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
首先,可以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上加入德育教育。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开展基本都是在操场或者体育馆内进行,学生不是静坐在教室内安静的听老师讲课的,因此教学组织形式种类繁多,教学内容也较为丰富,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设定一定的制度和规则来规范小学生的活动以及自身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加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例如通过学生进行列队配合、游戏锻炼等教学形式,达到学生之间做到相互帮助互动的要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这种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德教育育,不但更好的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能够对于小学生对于校规校纪的组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上加入德育教育。小学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充分了解和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在作用,并且积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育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不断的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这也符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要求体育课冲破旧的、僵化的思想,不断发展新思维、新观念的要求。比如在在日常的体育课程中,渗透一些日常礼仪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礼仪了解的还不是特别全面,体育课堂的基本礼仪教育,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品质基础的奠定。也可以利用各种情景教学,加强队列训练和集体活动的训练,不断能够矫正小学生的身体姿势,进行体育锻炼,而且以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且由于一些体育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具有协调一致的动作,因此还能够培训学生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而一些如长跑等锻炼,还能够培训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第三,适时开展体育竞赛,在比赛中德育。体育竞赛采取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能够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因为在比赛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运动水平,而且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热情,而且参与比赛就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荷,这也的心理压力的负荷,有利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进步,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育体与育心相结合。而且体育竞赛还能刺激小学生培养一种努力拼搏,奋发进取的竞争精神,并且一些集体项目的比赛,还能够使小学生认识到个人的付出与集体的成绩的关系,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的责任感。而且对于在比赛中获胜的学生给予的各种奖励,让他们在精神上具有一种成就感,让他们能够明白,付出之后的收获成果的美丽,激励他们对未来更加的充满希望。未能够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也能够培训他们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第四,充分发乎老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比较缺乏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老师的良好言行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的塑造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体育老师,不仅仅要具有体育能力和知识,更要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文明的言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并且复杂的过程,我国小学校园一直强调对于德育教育的倡导,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当中,既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有利于体育老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品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洪亮.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小作家选刊,2012.12P54-55
[2]王婧.关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62)
[3]梁秋来.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2012(07)
丁朦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