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礼仪课堂微笑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技术,职业,礼仪课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1:36
摘要:在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有着与各科课堂融为一体的新趋势。在本文里,笔者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礼仪教学微笑这一章节中应用的必要性及使用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思路和运用策略,旨在与教育界同仁同共探讨交流,共同提高职业教育中礼仪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礼仪课堂;信息技术;微笑教学运用
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的开展和运用,为礼仪课程的教学方法奠定了新的里程碑,使得素质教育发展已有了无法替代的重量,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丰富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从以往的老师要学生学习,到学生主动要求自主学习的改变,都证明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系统。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的日益成熟,逐渐影响着整个教学模式的进步。在下文中,笔者将对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礼仪教学中微笑章节的应用作一些分析。
一、利用影视作品中的剪辑片断导入,为学生展现直观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和模仿能力
人类是不可能向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学习的,想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必须要将最精彩、引人入胜的典型案例进行导入。通过影片《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清纯可人的笑脸,学生初次观看时,会发出“好美”的赞叹声,将羡慕的心理和对美好向往的心理表露出来;接下来播放电影尾声中女主人公虽然心有隐忍,仍可以展露出恰如其份璀璨的微笑,来吸引学生将注意力关注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提升课堂中微笑训练的魅力,在这一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功能,将回眸一笑时的画面定格,使学生有时间来进行模仿。
二、利用真假微笑图片对比的信息化游戏,开坧学生的思维辩证能力,在视觉训练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
将多组同一人的真假微笑表情图,上传至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此时,让学生利用手机登录打开后,在线限时选择。每组中将顺序和真假打乱,每组微笑照片只有轻微的细节差异。对比选择后,学生将个人答案上传,同时,得到一个个人总分数和错题分解。
课堂上,教师将归纳的学生出错率数据进行分析后,首先询问全部或大多数人选择正确的题号,如:此人的微笑是真的,和徦笑有什么不同?此人微笑是假的,大家都可以看出,请这位同学来讲一讲,你从哪些细节分辨出是假的呢?学生们表达个人观点,同时,充许其他同学对同一问题的补充说明。其次,教师用电子笔将出错题目中照片的差别进行圈出讲解,如,真心的微笑时眼睛会变细变窄,而假笑时眼睛的瞳孔会放大;真诚坦然的微笑,两嘴角会上扬,而假笑时上扬的角度不会超过30度。接下来讲授笑容绽放时的注意要领,达到学生们在微笑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相互性,因材施教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阶段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更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教学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个别差异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既重视优等生超前发展,也要鼓励达标生勇敢尝试这一全面性教育原则的体现。
交互性是信息化教学段段的灵魂之所在,利用小组间成员的交互性,可以使人们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选择恰当的设置,灵活的安排教学进度和广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取得成功。
在本课能力训练环节中,为了让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其中,我设计了由易到难,不同角色的扮演,并设置不同类型的小组故事情节,可以任意选择。例如:1、初次相见的集体,相互自我介绍并使用微笑的表情,在微笑注视的目光下握手,向对方表示认识您很高兴!2.丢失了钱包的路人,在返回寻找的过程中,遇见了很多的陌生人,都给予了他帮助,请一人扮演路人,其他小组人员进行陌生人的扮演,最后一人着力来坐在原地等待失主回来,请小组成员自行设计找到钱包后的微笑情节。3.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司机看到一位年迈的老人手提重物上车后,向公交车上的乘客微笑且有礼的征求意见,谁能够搀扶一下老人以免摔倒,这时,有几位乘客主动离坐,并邀请老人到我这里来坐。请小组人员自行安排人员角色,同时还原现场。4.现在是炎热的夏天,我们一组同学来到城市福利院里做义工,面对福利院孩子们纯净和期待的眼神,每人微笑着要为他们表演一个节目,请用个人特长和真诚的微笑,带给孩子们童年的快乐记忆。
通过情景化教学,十五分钟的角色演练,由学生自已动手,从选景、拍摄到上传至教师平台。教师逐一进行播放,在小影片播放的过程中,也是其他小组人员对案例进行分析,对角色进行思考的过程;演出小组也会在观摩自编影片时,产生再次检讨提出对自身更高要求的想法。
此处教学设计不点评,不发表教师意见,留给课下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
四、利用自主性探究,将个人微笑最美脸部自拍上传至公共平台,学生走上讲台,阐述我认为最美丽的微笑礼仪小明星应该是XXX,解释为什么,并投上宝贵的一票。突出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和作用。
在课时设计时,运用五分钟以内的时间环节,请学生利用手机的拍摄功能,对自己进行微笑时的自拍,可以多次重复拍摄,直到达到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笑脸为止,将这张照片上传到公共网络平台,教师和助教共同将照片编辑出序列号和页码,供大屏幕下的学生再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投票。在自拍阶段,学生可以很好的将微笑时的注意事项和理论要领运用在拍摄中来,达到技能教学的目的。
通过这些信息技术的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加强,这种信息化的教学结构,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自己动手,在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到许多问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把静态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特别是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特色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每位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学会创新的机会,在这样的课堂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教学的全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和需求,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里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游泽清著.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2]李媛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观念与方法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06).
[3]钟志贤 谢云.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J].北京:中国电化教育,2004(11).
岳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