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刻画形象的外轮廓特征在素描艺术中的作用

  摘要:在当代,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是纷繁复杂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需求的深层提高,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当代人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强烈转变,西方文化的自由主义思潮早已浸淫大陆文艺青年多年。这让我想起了北京宋庄的一帮有志艺术家们,他们选择了对精神的流放,安家在大都市的一个角落,为艺术而艺术。现当代艺术侧重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追问,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反应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各种风格比如古典写实、新表现和综合材料实验等艺术形式穿越时空在一个时代同时出现,艺术无限的接近生活,艺术就是生活。

  关键词:刻画形象;素描;艺术

  所谓的艺术家们随意的泼洒颜料或是哗众取宠的做些古怪行为,只见行为,却不见艺术。这些乱象使得艺术看似死亡了,不能前行了。其实,翻阅古典大师的绘画,我惊奇的发现大师们把自己的艺术实践引入大量个体性的生命体验,外轮廓特征明确并且有张力。精神、外轮廓和虚实空间构成了大师们素描注定三个支架,这个稳定的支架的稳定是孤独的巨大张力,孤独的求索始终是体内经久不息的火苗,这火苗指引他求索、前行,永远有一种自我的放逐。同时要对传统中国艺术也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从中吸取了大量绘画元素和精神元素,从而用中国骨法的线条来描绘形象,唯有这样才能中西结合,创造出的自己风格的素描艺术形式。

  就架上素描来说,素描绘画的思想基础和美学倾向与西方工业社会的历史环境、文化传统和现代哲学观念毫无关系,素描从来都是训练基础水平,而非表现风格。当然素描是有性格的,艺术家要表达人类存在的“内在信息”,亦即人自身的内在情感与思想,他们特别强调人的情感力量和主观表达欲望的天性,来展示人对客观世界的奋争与苦斗,并以此建立新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还强调精神的美感作用,认为艺术不能只表现可视的与可模仿的客观现实,而应该表现内在的不可见的精神世界,比如潜意识。这些美学主张与艺术倾向,尽管有着某种消极的、逃避现实的意识,比如蒙克恐怖离奇的形象,却建立了另一种反映现实的艺术关系。相反这种表现性的艺术理念正是一种能够真正反映出现实本质的意识形态。它之所以能在架上绘画逐渐消亡的今天依旧产生巨大的影响恰恰说明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心灵相契合。

  这是一个一切都瞬息万变时代,快速的制造、快速的消耗、快速的被替代,在这样快的节奏下产生的快餐文化使得本该沉寂平静的艺术圈成为了金钱主宰的名利场。能安静下来将素描艺术做深入的又是屈指可数,这是每个人都能够看到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解决得了。素描造型永远能做下去的可能性就是不断的寻找外轮廓的变化,但是艺术家马轲的绘画艺术中看到了他的尊严和孤独,他专注于研究孤独,女人的孤独、马的孤独,他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以自己可以控制的画面元素为主体,描述着不断挣脱控制走向自由世界的探索与思考。他的绘画中的无意识形象、粗野的线条、硬朗的轮廓经过他的主观变形后,呈现了精神上的神秘。那些马、大海、阅读和无聊的人的符号的出现,正是当代生活的人群郁郁寡欢的人群的真实写照,可以说,他在用自己的画布和画笔来对抗者整个艺术圈呈现出的浮躁心态,显然这是一名有良知的艺术家最为尖锐的呐喊,也是自己内心深层的灵魂救赎。

  我强调的外轮廓就是一个剪影形,初学的画者最好先打外轮廓,载分出大块面的转折。如果形象值得强调的话,可以将外轮廓线用粗点的线条去描绘,这样突出强调外形的视觉效果。要画好头像,就要强调感受个性,抓住对象最具个性特点的外形特征。中国古代民间画师把各种各样形状的脸型归纳成若干种基本形状,如:申、田、国、甲、目、由等,借以帮助把握人物形象脸部的轮廓形状。五官也归纳了若干种类型,当然,这未免有点简单化和程式化,因为在生活中根本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自然形体,就算两个人的外貌很相似,其精神状态也可能相去甚远。由于生活中的人无论从外貌到内心都是极富个性的,面对生活中丰富而个性鲜明的不同人物,表现形式上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清代画家石涛高呼“笔墨当随时代”,正是不断探寻运用恰切、精当的艺术语言去表现新对象的探索精神的体现,只有紧随时代,不断探索,才能使艺术家的表现语言、表现形式得以不断丰富和创新。用整体观察的方法观察对象,先抓住头部基本形状、基本形体结构特征,然后用肯定的线迅速地勾画出头部大体轮廓和头部结构,这是画好头像的第一步。

  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在纸上的一个起点与一个终点的标志是线。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线的组合而成的。而画家在画素描时所当明亮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其中受光的那一部分的外轮廓线给人十分清晰的感觉,而没有受到光照明的是处在背光的那部分轮廓,如果它的背景是受到光的照明时,那么,物体的这个部分轮廓也是很明确的。但和投影相连接的那个背光部分的轮廓界限被削弱了,并目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外轮廓线也是形体消失的界限。我最欣赏梵高的速写人像,感情激动而富有理智,人物往往是孤立的,却具有巨大的人格力在其中孕育着,再加上抽象的背景,这个画面充满了线的松动感和精神的宗教气息。

  由此,可以看出外轮廓线由于处在不同的环境里,有些会显得十分清楚,而有些却变得模糊不清,产生着虚实变化。这样,不但使物体呈现着立体感,也呈现出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背景的空间距离。这些轮廓线是透视的总和,它决定着物体的方向、位置、比例和形状。由这些线组成物体的各个面,又由面组成了物体的体积。所以,如果正确地表达具有各种透视的轮廓线,也就画准了物体的形体。

  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有着众多艺术流派,而德国只有表现主义展示他的风采。其中德国的蒙克的绘画题材都来自于他的个人经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至亲的一个个离他而去使他陷入一种极度的绝望和痛苦中,蒙克通过表现主义的语言方式深刻的揭露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悲痛,同时,也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开辟了新的道路。

  马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