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地理教材中知识的存在方式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地理教材,改革开放,高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7:05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教材也有很大改变,主要改变是教材知识的存在方式,新的全国地理课程教材在修改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教材方面致力于摆脱“知识本位”的传统教材模式,开始着重于体现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例如在教材中设置例如“活动”、“阅读”、“思考”、“实践”等等内容。本文主要讨论高中地理教材中知识的存在方式,对它的内涵进行定位和分析,本文认为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应该是多元化、互动化、思考化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和教材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本文也对我国目前一些教材进行了分析,旨在于指出目前教材方面的一些不足,为地理教材的存在方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材;知识的存在方式
一、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材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高中地理课程也逐步的走向正常,我国的高中地理教材在这些年的发展经历过几次大的改革,在我国进入新世纪后高中地理课程进行了新一轮改革,作为对新一代青年素质培养的基础课程,地理课程简述人与地理关系的主旨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国民素质教育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过程中的学习过程有所变化,对简述人与地理的关系和素质教育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加深课程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应对时代的发展。
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学家乌申斯基非常推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进行教学,事实也证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进行教学确实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传统的地理教材中对于图片的利用是不够的,没有能够利用图片将教学工作做到最好。在最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中,编写教材的人员对图片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更大化的将图片利用了起来。
在最近一次的教材改革试验中,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图片,其中包括照片、结构图、过程图、模式图、示意图、观景图、分布图、刨面图、统计图表等。教材开始试用于课堂,在该教材使用一段时间后,调查人员开始针对此版试验教材做调查,在调查的398名高中生中,15%的学生认为该新版试验教材在其中加入大量图片对于学习是有非常大帮助的,59%的学生认为是有帮助,22%的学生觉得一般,只有4%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帮助,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新版的试验教材图片系统对于课程的帮助是很大的,并且广泛被学生所接受。
在本次改革中对于图片系统的改革是全面的,经过改革后的图片系统信息量大,知识精度准确,观点鲜明,受到了广大的学生和老师所接受。在图片系统改革的同时也让图文相互配合,在新版的教材改革中很多时候用图片代替了文字的作用,让图像首次成为了教材的主要内容,图片也是对文字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例如在教材中添加的分布图、统计图等等这一类的图片,也有些图片是为文字作为佐证而存在,有时候文字的描述不一定能够清晰的描绘出一个地理场景或者地理知识点,这个时候就需要添加图片来帮助说明,
这次教材的改革过程中不仅对图片的添加和展现进行改革,也对图片的艺术性和设计感进行了改革,除了传统常用的地图、统计图、数据图等,教材也在设计的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示意图、练习图、插画、漫画等等,使得教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然对图片的展现手法也增加了很多不同的表现手法,例如对于统计资料的示意图片等方面,添加了曲线图、柱状图、扇形图、方格图等多种变现手法,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
新版教材改革过程中不仅对图形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在教材中活动系统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新版本改革教材的活动系统是基于老教材中的作业系统进行设计,在设计上和内容展现上对于过去的老版教材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老版传统的教材中,作业系统主要设计为一些学习后的作业,例如一个章节后的,思考练习、复习思考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但是这种方法有着很大的弊端,所谓的思考练习无非是在前面的课本找一找答案,并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反而显得没有太大意义成为鸡肋,没有做到培养学生学习能的目标,这种方式很难培养出拥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没有太大的帮助。在改革后的新版教材中取代了以往的“习题”、“课后练习”这一类的作业练习题,将这类作业习题变成了活动系统,使得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富有趣味性,也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二、高中地理知识存在方式的改进
在我们高中地理学习中知识是具有生命力的,高中地理知识也需要作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过程而存在一定的场景之中。在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地理知识一定是“活的”,是具有生命力的。但在过去的老版地理教材中,却没有赋予它该有的生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内容,没有进行思考的情况,教材将地理知识限制在狭义范围内,地理知识只是作为一种原理、概念、知识点这类总结性的存在。同我们的生活和现实环境失去联系,使得地理知识失去了它原有的生命力。
对于新版的地理教材编著中,编著者要使得知识变得具有生命力,要使知识境遇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同知识进行对话,教材编著者要立足于学习者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创造和恢复地理知识在教材中的生命力,让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让地理知识在教材中变得更加鲜活生动,让学习的过程变得具有趣味性,也更加具有立体感,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学习地理知识不只是参加考试,更是要让我们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了解我们所处在的自然世界,从根本上来说,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可以了解我们所处在的生存环境,更加是帮助我们改造保护自然环境,也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立体的向学生展现我们的生活环境。
三、结语:
在近些年来我国的高中地理学习开始强调在教材内容的存在方式需要改革,从知识的进化角度来看,知识从一种死的内容,变成鲜活的存在,知识的存在方式应该是立体的鲜活的,知识的存在方式应该跟学习者的精神世界相联系。知识的存在方式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是编著者希望通过教材知识存在方式的改革,达到学生和知识的对话,高中地理教材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学习者的精神世界与知识产生交流,让学生独立思考人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茂永.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处理与反思——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J].地理教育,2011,(11).
[2]彭素芳.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活动”内容教学处理方法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4,(9).
[3]张丽娅.依据课程标准分析当前高中地理教材--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1).
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