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

  摘要:高中课堂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知识有效获取,能力得到提升。本文从课堂提问现状、原因与策略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新课程;提问现状;策略研究;高效课堂

  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疑问,引发学生去思考,有效激发学生较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中不可少的环节,也能体现出执教者教学艺术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把握提出问题的好时机,提高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策略。

  一、生物教师充分认清生物教学现状

  部分生物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习惯于将生物知识倾向于识记型的问题,反复督促学生去死记,直至让学生背得滚瓜烂熟,或者要求学生倒背如流,这样的教学,犹如被动式让学生接受生物知识,忽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而学生在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多数学生只能在书中,去照搬课本中的话语,一字不漏地读一遍;也有的生物教师提出问题,没有关注到成绩差点的学生,或者只让举手的学生答问;同时,也有个别生物教师在提出问题时,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为了将本节预设的教学内容讲完,往往挤用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无思考或者互动交流的情况出现。也有生物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对问题的层次把握不够,过于简单或者难度较大,让学生无法去解决问题或者对问题价值不大。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笔者认为生物教师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对生物课堂中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目的与作用认识不够,多数从维持课堂纪律的层面去提出问题;也有教师对问题的提出注重形式,而问题所包含的内容,层次梯度不够等,都会导致生物课堂提问,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生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物教师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较好掌握已经学习过的生物知识,有效整合知识,梳理成一条知识链,学生可以较好地对生物知识理解;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搭建一个供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平台,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观点;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较好进入生物知识学习,进一步得到细化,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促进学生能够真正对生物知识弄明白,也能够让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生物知识,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创造性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提问的特点

  1.突出主体性。提出的问题,是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所掌握生物基础知识情况,以及学生所具备基本技能情况,学生兴趣爱好与性格特征等,提出有价值大的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

  2.突出实效性。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能力得到提升。因此,问题不能仅局限于生物知识的再现,而是让学生有效结合身边的实际去分析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迁移。

  3.突出开放性。问题能够让学生思维方式呈现出开放型,防止学生只注重问题答案的唯一性,限制学生思维。

  四、生物教师要把握提问的基本原则

  1.提问遵循“针对性”原则。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吃透生物课本,弄清楚课本的编排体系,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学生学习的内容,落实好这节知识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才能在提出问题时,所蕴含的生物知识明晰,才能让学生分辨出问题的本质。比如在讲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落实后的学习重点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学习难点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能够让学生抓住“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2.提问遵循“分成目标,分层教学”原则。由于全班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有基础好一点的学生,也有基础差一点的学生,有爱学的学生,也有不喜欢学习的学生等等,生物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遵循全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学生进行分层,用不同的目标要求学生,这就是新课程的“分成目标,分层教学”理念,让全班学生对问题都能“跳一跳”摘到自己的果实,分享成功的快乐。

  3.提问遵循“由易到难”原则。生物教师要建立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效结合学生所掌握的生物知识,由浅及深,梯子式推进;如果教师提出过于简单的问题,是难以将难点进行分解,重点也难以把握,如果问题较难,也就难以激发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找不到头绪,无头做起,长久下去,容易让学生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后果。遵循由易到难的去提问,能够让学生大胆回答问题,积极去思考,创造性去质疑,较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体作用。

  五、生物教师提问策略

  1.把握重点与难点去提问。一节课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后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教师要明确哪些方面的生物知识是重点,哪些生物知识是难点,同时,指导学生较好把握重点,有效去化解难点。如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重点内容之一“蛋白质的功能”,可以提出问题:构建肌肉的主要结构物质是什么?这又说明蛋白质可以具有怎样的功能?在这样的4个场景中分别涉及到了哪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呢?最后归纳: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承担的功能多不多?让学生去思考,得出答案。这样,学生在生物教师的提问下,积极去思考问题,或者学生互动交流,一定会得到理想的结果。

  2.准确提出问题。要达到准确提出问题,需要生物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把握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问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适宜去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因此,生物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精,不在于数量繁多,频繁去提出问题,既要在一定的时机去提问,又要“一针见血”去提出问题,启发性强,让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思维火花

  3.触类旁通提出问题。生物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发散性,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发挥学生丰富想象能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从课堂的环节与提问的角度、方式、内容等,巧设问题能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杨佩龙

  蒋芸芸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