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教学在小学教学阶段是主要教学课程之一,小学也是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阶段。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影响,以及教学思维、方式及基础教学设备的限制,音乐教学课堂培养学生乐感的效果并不明显,也得不到重视。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乐感;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对学生乐感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课程。音乐教学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善于发生美,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的乐感,教师要懂得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对不断的音乐诠释不同的解释,让音乐的课堂呈现一种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教师将带动学生走进设置好的音乐情节中,带领学生共同感受音乐的生动、音乐的魅力。由此,带给学生的是全新的享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是学生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使得学生更加喜欢音乐,热爱生活。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了良好的基础,使得学生在音乐中培养情感,不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例如,在学习《野蜂飞舞》音乐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将野蜂飞舞的美好景象通过图片展现给学生们。在配上这首小提琴独奏曲,使得音乐更加优美、质朴、委婉并且旋律欢快、倡导自由、民主等情怀。音乐描述了一幅幅秀丽景色,表达了对人们美好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学们一边欣赏着动画中的美好景色,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完全沉浸在音乐与美好画面中,仿佛就身处其中。通过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引导学生感悟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真谛,逐渐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二、学会用心聆听
音乐教学主要靠的就是听觉艺术,培养学生学会聆听,并且用心聆听。聆听音乐本身,感悟音乐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听的过程中和语文的阅读文章类似,要带着问题听,边听边思考,感悟音乐的音律美、韵律美,感受歌词的形象表达,使得学生逐渐形成一双双会听音乐的耳朵,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了升华。
例如,在音乐《数鸭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首歌曲本身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音乐的魅力。这首歌曲本身就生动、活动,这和小学生的活泼天性不谋而合,所以这首歌曲是小学生的最爱,也是她们喜欢的风格。教师在教小学生学唱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们听,在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韵律,然后再听,进行对内容的解读。通过解读完之后,学生们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再听音乐本身,这次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学唱。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将音乐带入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音乐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教师带动学生一起参与音乐的学唱当中,一边哼唱着歌曲,一边打着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逐渐培养学生的乐感,领会音乐的真谛。
三、激发审美创造
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带领学生共同感悟音乐的情感表达,体验音乐艺术的魅力。通过不断的聆听音乐、感悟音律、想象创造等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及音乐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情感,不断升华学生的音乐心灵。
例如,在学习《小蜻蜓》音乐时,教师可以利用这首充满抒情的歌曲,向学生传达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处的感情。这首歌曲的歌词巧妙的选用拟人的手法对小蜻蜓翩翩起舞的样子加以描述,歌颂了大自然的魅力景象,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人类应该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聆听音乐,感受韵律。在聆听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随着韵律,模仿蜻蜓飞舞的样子,跟着音乐的旋律敲打的动作,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使得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升华。
四、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教师引领学生欣赏音乐,就是要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产生了共鸣,随着音乐的发展,情感也不断的变化着,被音乐所感、所动。教师要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无限遨游,将音乐的感受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因为音乐教学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课程教学,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将音乐的抽象化具体、形象的表现出来,比如采用绘画、动作表达等方式。实现学生通过音乐的语言发现美、感受美,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创造力及想象力,无限的唱响音乐的奥妙。
例如,在学习《找春天》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这首歌曲的轻松、活泼,歌词简单、易懂,来吸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动作、绘画、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运用多媒体、动画等现代教学工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乐感。有的学生边听着歌曲,手舞动着画笔,将春天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有的学生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跳了起来,感受着音乐的韵律。学生在音乐声中表现出来对春天的渴望和喜欢,也体现了学生真正领会到了音乐的真谛。帮助学生逐渐培养乐感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是尤为的重要。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等感官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让学生轻松、快乐的了解音乐的真谛,并且喜爱上音乐。同时,教师也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与学生进行共同成长、交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蕊.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多维因素探究[J].大众文艺,2012,(11).
[2]于佳弘.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路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4,(4).
苏佩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