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辅导员,大学生,社会主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6:29
摘要:新时期的高校,在经济、科技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在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机遇和舞台的同时,也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作为辅导员,其自身素质不仅关系到学院工作效率,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对学生也具有巨大的影响。高校辅导员也应该在危机与机会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就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建设的方法与途径,本文作了浅论。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方法和途径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关键是培养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而高校辅导员的素养将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和学生的素质形成。作为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自身的重要作用,认清当前所面临的形势,明确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必然要求辅导员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树立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行为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党的利益,维护人民的利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周围环境和人们的思想;做到方向正确、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自觉抵制各种思潮的干扰。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清醒、正确地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质.排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积极稳妥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辅导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熟练运用马列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争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模范;以过硬的政治素质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不偏离正确轨道。辅导员只有自己的政治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投身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伟大事业中去,切实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从而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辅导员要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严重趋势,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相对滞后。在许多情况下,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辅导员要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等。辅导员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把握言行的分寸,正确对待矛盾冲突,适时调节心理状况,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培养自己广博的文化素质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若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工作业务方面的知识,包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学科问渗透加快及新学科层出不穷的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学习和掌握雄厚的思想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努力拓宽知识面,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美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吐故纳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知识结构立体化、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效应.也才能避免空洞说教.增强说服力。另外.辅导员还要掌握一些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各种知识及学生关注的热点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使辅导员更易接近学生.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找到更多的工作结合点.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四、通过学习、培训全面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首先,高校辅导员应充分重视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工作之余不断地扩大知识面,逐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更加出色的状态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其次,高校应充分重视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为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搭建良好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辅导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再次,高校还应当充分重视辅导员的实践锻炼,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或到外校学习考察,还可以通过考核选派优秀的辅导员到上级机关进行挂职锻炼,积极地创造条件,有计划地把辅导员放到各种岗位去磨炼,帮助他们拓宽工作思路、获取实践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五、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导员绩效考评及考核工作体系
建立起公开、立体、动态、客观的高职辅导员考核机制,是选准人、用好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考核;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进行考核。坚持高职辅导员考核工作规范程序,完善高职辅导员考核方法,将考核情况作为高职辅导员职务晋升、评优等工作的依据。考核方式应以自我评、学生评、学校评相结合,抽查评比、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相结合。每年对辅导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和政治思想方面进行考核,有利于逐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总之,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既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员。肩负有将国家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完善、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作为与学生沟通最为频繁、交流最为直接、联系最为密切的特殊群体。学生从进入大学到毕业离开,辅导员都将与他们共同生活、学习。如果是因为辅导员基本素质不高或对工作不负责,都将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小的影响。这就要求辅导员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基本素质,做到既是学生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的引导着,辅导者和指导者,又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者。
参考文献:
[1]薛丽君.从提高自身素质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5.01期
[2]张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及职业素养[J].理论观察.2013.02期
[3]陈力蔚.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关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