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性研究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健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2 17:45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在按照学校的一般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还要进行幼儿园体育的职前技能训练,为将来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幼儿教师奠定基础,其面向群体的生理、心理特点,必然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特殊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体育;学校教育;特殊性
一、学前教育专业体育的特点
首先是突出“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明确自身体育锻炼的意义和目的,还要从未来从事幼儿教育的角度理解学前教育专业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体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与其他学校教育的不同,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其专业特点上。其次突出职业特点,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幼儿园老师,通过幼儿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和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能力;通过幼儿体育的职前基本技能训练,使其掌握幼儿园体育所必须的基本动作和教学组织技巧;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敬业精神等。从思想上、理论上、专业技能上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幼儿园体育教学是在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发展动作、增强体质、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个性的过程。它与其他领域的学校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其共同点是:都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都是幼儿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其不同点主要是体现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1.幼儿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区别
1.1 幼儿园教学主要内容是人的基本活动技能和促进身体均衡发展的简单动作,即使开展专项的技术教学,也主要侧重兴趣和基本的运动能力培养;幼儿园体育的主要活动方式是体育游戏,而在学校体育中,游戏不作为最主要的锻炼方式;幼儿园体育课运动负荷的特点是强度小、密度较大,急缓结合,动静结合。与小学低年级相近,与高年级有很大的差异;
(1)幼儿3-6岁的年龄之间有很大的阶段性特点,大、中、小班的体育教材、教法、运动负荷、上课时间等方法有明显不同。而学校体育中阶段性的特点不是那么明显,幼儿园不搞体育知识考试。
2.幼儿体育教学与其他各领域教学的区别
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其他领域的目的主要是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发展一般的态度和能力;体育教学主要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其教学目的。幼儿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身体和情绪比较活跃,而其他领域则是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其教学任务,身体和情绪相对处于比较平静的状太;体育教学必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体育教学组织更加复杂。
三、学前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
1.优化学前专业课程设计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活泼的幼儿,孩子面向的将是起点教育,将会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就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强调社会的实际需求,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因此,课程的设置内容应该更加广泛,更加具有灵活性。通过模拟课堂、观摩、实践等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模拟幼儿体育活动课,采取学生参与设计、组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教学意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
2.学前专业学生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在幼儿园教授的的课程内容丰富,包括基础技术动作的学习、基本体操、球类游戏、传统体育等,因此这需要学前专业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其基本的实践技能也需要掌握。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大幅提高,使其不但能够熟练掌握多项的健身运动,而且能够学习到最为常见的运动创伤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利用所学的技术和知识开展体育教学,让处于接受启蒙教育的幼儿有正确的模仿对象,才能够保证幼儿在正确的教育氛围中健康成长。
3.强化学前专业教师力量
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从国家关心重视学前教育的程度讲,是学前教育历史的最好时期,也是学前教育重要的发展机遇,体育对幼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民族人种与社会人力资源。
四、总结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不但要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而且要培养学生从事幼儿体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幼儿的生理、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身体发育正处于初级阶段,各项生理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系统活动过程不稳定,兴奋过程占优势,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做动作时不协调、不准确,易出现多余动作。幼儿这些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在对其进行体育教育时必须采用有别于其他学龄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以及幼儿运动能力发展规律,并运用一定的技法,开发学生联想和创造的能力,使之形成创造性思维,最终转化成将来从事幼儿体育教学工作时应具备的独特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孙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体育课程建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9).
[2]赵岩.构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园”结合的体育教育模式[J].中国学校体育,2011(7):78-79.
[3]刘向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2):106-108.
[4]张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育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35-37.
王梓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