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的兴趣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自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2 16:33
摘要: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也就有了更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开辟课外阅读这片绿洲。根据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应从以下几点抓起:第一、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喜爱阅读;第二、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三、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书籍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让孩子尽情徜徉于激情和人文的课外阅读中,孩子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那么,如何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的兴趣呢?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喜爱阅读
1.营造阅读氛围。首先,笔者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让孩子蕴育在浓浓的书香中。其次,笔者不仅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还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定量的图书,利用节日建议家长带孩子买书,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把班级的四个角落都设置成图书角,教室墙壁上也挂满了各种课外书、报刊,让学生在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拿到自己喜欢的书,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
2.拓宽阅读空间,激发阅读兴趣。教完书上的一些课文外,笔者介绍学生阅读相应的课外书。如:学完古诗后,笔者推荐学生选读《唐诗三百首》,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读《安徒生童话》……笔者鼓励学生读小学生版的“四大名著”,读儿童报刊及科普读物。帮助学生随课文选择一些文学性、趣味性强的课外儿童诗、歌、谣、趣味故事、优秀作文等,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
3.巧设阅读契机,激发阅读兴趣。笔者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有一种看书的需要。如大部分学生都乐于猜谜,却又没有较系统的猜谜知识,这时,笔者教学生猜谜的一些方法,告诉学生老师是从哪一本谜语书中学到的,自然地把谜语书推荐给学生。最后提出两周后将继续开展猜谜,并将要推选出几名“猜谜大王”,学生果真顺着老师设的梯子争相抢看谜语书,偶尔还会自己出几个较简单的谜面。
二、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采用卡片助读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和学生一起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阅读卡片,学生在阅读中有序可循,方向更为明确,也有助于逐步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
如何设计阅读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把点滴收获记录下来,做到一篇一得,可以是几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可以是新认识的几个字,可以是几个优美的字词,几个优美的句子,可以是对文章的看法,可以是做人的道理……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知识逐步提高,在每课一得中不作过多的限制,放开手,让他们自由抒发,写的内容不拘一格,如:①学法领悟。②思想收获。③人物评价。④释疑体会。⑤写作鉴赏等等,均可以写。
2.采用多角色助读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寻找合作伙伴,多角色帮助阅读,是一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办法。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自己寻找伙伴,可以是同桌,可以是邻居朋友,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老师。根据内容、题材的不同,可以充当各种角色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一些童话故事的阅读,很适合充当小导演角色,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编导出一个个小节目;有时,学生也可以充当小老师角色,把你所阅读过的故事讲给几个小伙伴听,或家长听;有时,学生还可以担任小评委角色,把你看过的诗歌、童谣等向同学推荐,举行一个朗颂会,你来评,也可以聘请老师当顾问;有的故事中,文中有画,画中有文,此时,你可以自己充当小画家,大胆想象,画出一幅幅充满个性的画来。这些活动学生虽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却给课外阅读的这片天地注入了个性和活力,融入了趣味。
三、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良好的评价方案,将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身需要,终身受益。笔者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1.纵向评比。每个小组设有一个小本子,记录每个学生每天的阅读情况,阅读一篇文章加5分,五个5分换一颗红星,五颗红星换一面红旗。阶段评比,看谁的红旗多。面且这个本子由小组的每个成员轮流保管,记载,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也在填写、评比表中了解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暗自较劲,相互赶超。
2.横向评比。每个月抽出其中有代表性的阅读卡片汇编成小报在班级之间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阅读卡片颇多,让他们自己动手制成小报的形式,进行评选、装订。班级共有两大本,名为“获奖卡片”和“入选卡片”在班级学习园地上展览,供大家参观学习。这样做,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逐步培养学自主阅读的能力。
3.尊重差异。从任何角度看,学生都会各有差异。完成阅读的质量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包括尊重他们的差异。应该给予更多鼓励、奖励和提醒,给予更多具体的语言评价。“你也能阅读《寓言》了,真了不起!”“相信自己的努力,下次一定能阅读得更好。”“这个小点子真好,你帮助了老师,谢谢!”……
西方一位教育名人曾经说过:“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喜欢读书是父母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学校教育成功的标志。孩子喜欢阅读胜过纯粹的学校教育,胜过一台计算机,胜过最高级的大学文凭。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一生受益。”在现今这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势在必行。就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的愿望从这里起步,就让我们的孩子自由飞翔的梦想从这里起航吧!
参考文献:
[1]《小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年第六期
[2]社论《小学语文读本要追求快乐阅读》载《中国青年报》(N2004年1月1日)
[3]转引自李运菊《课外阅读总设计》,载《小学教学设计》2001年第1期
陈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