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健康探讨现今已经变成了我国教育界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的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心理工作层面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由于医药类中职院校学生来源分数较低,文化底蕴非常薄弱,这种先天条件的不足,学校相应措施的脱节,导致了学生在校学习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中职院校学生呈递增的趋势。
关键词:医药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1世纪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对于心理健康探讨现今已经变成了我国教育界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的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心理工作层面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由于医药类中职院校学生来源分数较低,文化底蕴非常薄弱,这种先天条件的不足,学校相应措施的脱节,导致了学生在校学习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中职院校学生呈递增的趋势。
为了更好的研究医药类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沈阳市某医药类中职院校2012级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女学生109人,男学生11人,年龄集中在15-19岁之间。其中16岁和17岁占93.3%。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120份和120份,回收率均为100%。
一、采用《SCL-90自评量表》
量表共90题,包括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附加等十个方面。采用五级制,根据症状分为没有、很轻、中等、偏重和严重五个等级。
二、采用《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本问卷基于工作实践基础上,编制问卷均为工作十年以上班主任并且取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的一线教师。通过解析和考量最终确立了本问卷的十个维度:强迫、敌对、偏执、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等作为问卷的十个因子。本问卷共计50题,答案分为:从不、偶尔、时有、经常、总是,五个层级进行评分。问卷后期经过反复推敲、实验、取样与修改,最终形成这份封闭式的调查问卷。问卷选取题目保证内容取样的代表性,信度很高,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中职生的心理状况。
三、本次调查研究的数据处理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医药类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12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评九个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0)。症状因子总分≥160分呈阳性的人数为22人,占18.33%,排列在前三位的症状因子分别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与焦虑(p<0.01);另外,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与躯体化(p<0.05),等级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分析说明,医药类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总体低于全国正常水平,学生的心理处于不健康的状况。
2.医药类中职院校学生性别差异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通过对医药类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差异比较(见表2),我们发现,109名女学生与11名男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有显著的差别,(p<0.05)。

表2可见,女学生和男学生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意等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因子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女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与性别特点有关。并且女学生的各因子分高于男学生的因子分,这表明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可知:女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要大于男学生,女学生在校园的日常学习生活里面临着人际关系的压力,女学生心思较为细腻,情感丰富,如果未能及时表达容易造成抑郁,焦虑烦躁的情绪,从而形成不良的心理状况。从总体上比较,女同学较男同学有显著的性别差别。
总之,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希望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整个社会的重视。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手段进行干预或者疏导,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陆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