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有度,教书育人——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摘要:幼儿师范是个特殊的教育环境,在校的幼师学生也是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作为班主任老师,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思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张弛有度,教书育人,努力让他们成长为称职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师范学校;班主任工作;开展

  在大学扩招,师范生就业不再“包分配”的大潮流中,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的生源面临巨大危机。学生入学分数线的频频降低,导致现如今师范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状况令人堪忧。班级方面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寄宿学生宿舍的脏乱差,由于学生整体素质下降而带来的班级干部形同虚设等等;家长方面由于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对学生过度包庇,轻信学生不真实反馈从而对班主任工作缺乏理解,或是家长工作繁忙,缺乏对学生学业以及身心的关怀等等,都成为了班主任工作时面对的巨大难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笔者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提高自身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度

  新时期的班主任不应该只是为了学生燃烧自己的蜡烛,在照亮学生前程的同时,也应该让自己不断成长,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绚烂。幼儿师范学校班主任对班主任工作普遍缺乏认同这一现实,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发展及学校发展的瓶颈。认同是一种心理活动,体现为心理上产生的一种主观归宿感和归宿意识。与班主任工作认同密切相关的教师职业认同则包含了更多对自我与周遭实践环境之间关系的丰富理解,而教师个人对自己身为教师班主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师范学校是以培养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为主要目的,与普通师范院校相比,学生的年龄层次偏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这意味着幼儿师范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开展面临更多挑战。而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效果首先有赖于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及其内化角色的积极认知,即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同。

  二、更新对学生的教育理念

  爱因斯坦说过的这样一段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大家都明白剩下的东西最重要就是习惯。中国教育,本末倒置,过分强调IQ培养,忽视EQ,至于FQ教育,则几乎为零。家庭教育本来可以弥补学校FQ教育之不足,然而,受儒家哲学的影响,家长们很少以积极的态度正面教育孩子FQ,或者,他们自己也不懂得FQ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这样,许多人就要走弯路,交学费。因此,我们要更新对学生的教育理念,不能唯智商论,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六种商:即智商、情商、灵商、逆商、学商、财商。

  有这样一个求职故事,一个其貌不扬的中文系的江西小伙子到深圳去找工作,来到面试台前,十四个面试官一字排开,面试官问面试者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来到深圳?”,很多应试者说:“选择深圳是因为它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它是一片热土,年轻人应该把青春和汗水洒在这片热土上!”这段话放之四海而皆准,但这个小个子没有这样做,他说:“选择这里我有两个理由,一个是公开的理由,就是这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但我还有一个极其私人的理由,我有一个患有严重哮喘的母亲,每当秋冬来临时,她剧烈的咳嗽声都让我肝肠寸断,从小我就有一个愿望,我要寻找一个暖和的城市,陪妈妈度过不冷的冬天”这句话说完,有的面试官眼睛都红了,就凭借这句话那个男生过关斩将,所向无敌!其实他深谙世事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打动人心的永远是本性而不是技巧!这位个小伙子应聘成功就靠情商高取胜。情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当老师就要有意识找机会、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情商。

  还有灵商,一种可以让人在一切困难和窘迫前游刃有余的一种能力。灵商就是愉快的面对任何变化的能力,灵活使人的生命充满水分,充满弹性。但是我们传统教育中一个相对的盲点,似乎灵活经常与滑头联系在一起,这个观点要澄清。

  三、抓住管理的关键期

  首先要重视学生关键期的第一次犯规。学科教学中提倡重视首次感知,但班级管理或教育学生个体中的第一次往往被忽视。身为班主任,我们都知道学生经过假期的休养生息,带着开学的喜悦,回到学校前三天一般是中规中矩的,尤其是第一天,纪律是最稳的。可是随着开学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学生们在假期的散漫之气便慢慢地弥漫开来,于是各种各样的小错误会在不经意之间逐渐出现,开学后两个星期是管理学生的一个关键期。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所以一个聪明的班主任应该充分重视开学前两周的第一次,防止破窗效应的连锁反应。班主任一定要在开学第一天就集体重新讨论制定或修订班规,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每一种错误出现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次不完成作业、第一次撒谎、第一次进游戏厅----这些琐碎事,教师如果不重视引导,或者处理这些第一次时不够彻底,孩子的错误行为有可能会屡屡出现,令班主任疲惫不堪、烦不胜烦。俗话说:小事不犯,大事可免,小事不管,终成大事。做一名轻松的班主任,必须在任何一件看似不重要的小错误第一次出现时,就小题大做,敲响警钟,杀鸡儆猴,避免这些错误重复出现。想方设法使全体学生深刻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尽量避免学生不出现第一次错误,或者出现后严格控制住,我们就不用反反复复去处理第二次、第三次错误,避免了重复、无效的劳动。

  四、恰当利用惩戒教育

  俗话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一个老师,在工作如果不会恩威并用,那就当不好老师。在工作有两点不易做到:一是由衷地赏识学生;二是敢惩罚学生却不出问题。

  首先要平静地欣赏差异的美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回到我们的教育中,每个班级中都有差生,这些差生尤其需要班主任老师的关心。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差异,平静地欣赏差异的美丽。因为教师是园丁,但不是剪草坪,不是种转基因大豆、高粱,而是让玫瑰成为更艳丽的玫瑰,青松成为更挺拔的青松。

  其次,要重视惩戒的作用。其实惩罚和赏识同样难能可贵,赏识对分寸要求不那么高,而惩罚则颇有技术含量,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没有惩罚的教育也绝对是有缺憾的,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老师可以适当惩戒学生,可见国家、社会也认识到了惩戒学生的重要性,但如何实施,怎样惩戒都避而不谈,越回避存在的隐患就越大。我想在这里说几句,当教师把惩戒做为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发泄情绪的手段时,那么惩戒就有了它的积极意义。所以,我主张,老师激动时,发火时不惩戒,没事先铺垫、预设好不惩戒。同时,要注意用什么方式。

  参考文献:

  [1]毛湘颖.论幼儿师范学校开展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课程教育研究.2014.14期

  [2]栗丽.浅谈幼儿师范学校班主任工作心得——以心换心,我很快乐.现代交际.2012.09期

  周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