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自学能力,高中生,数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7:08
摘要:数学作为我们高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其是我们高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我们高考的必考内容。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大都以数学理论知识和重点类型题的解题方法为教学重点,而很少关注我们学生实际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尤其是自学能力的提高,这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观点相矛盾。下面从自身角度出发,就如何培养和提高高中生数学自学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点实际上就充分说明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应该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也就是说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应该单纯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评判,而应该以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来决定。然而,由于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大都受到应试教育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考试的成绩,而很少或者没有关注我们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致使我们的自学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下面结合自身经验,就如何培养高中生自学能力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高中数学教学开展,不断提高我们高中生的自学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才能被充分地调动,听课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相对于初中数学,我们高中所需掌握的数学知识量更大,内容也更加抽象,对于我们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太难很可能使我们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甚至会对数学产生恐惧的心理。另外,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我们高中教师受到应试风气的不良熏陶,所以他们大都只是注重各类数学题型解题方法的讲解和灌输,而很少关注我们学习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教学情境的创建,致使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压抑、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只管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讲解,而学生在课堂下面昏昏欲睡,那么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不高,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高中生提高自学能力,我觉得高中教师首先需要从创建良好教学情境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师讲解“空间直角坐标系”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使我们学生直观地观察和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具体空间结构,他们可以借助手指来模仿实际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我们进行自主进行模拟,从而确保我们全班同学均可以对空间直角坐标系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和感受,增强对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为了增强我们的的视觉效果,教师在演示直角坐标系构成的时候,可以背对着学生来演示,虽然教师的动作看起来有点笨拙,但是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教师的亲切感,有利于拉近我们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不断提高我们自主学习能力。
二、开展幽默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所以大多数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堂应该是严肃的,需要对所说话的逻辑性负责,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数学教师讲课的时候,所用的话语都是干巴巴、冷冰冰的数学专用语言,以确保他们所讲内容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然而,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实际上与教师开展课堂授课所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之间本身就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说教师如果采用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就会使我们学生养成粗枝大叶的数学思维。因此,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我们高中生的自学能力能力,教师需要彻底变革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富有情感、生动、风趣和幽默的教学语言来为我们高中生开展课堂授课,从而使我们的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感觉。
另外,如果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话语来为我们学生分析和讲解有关的数学知识和问题,就有利于降低我们高中生理解问题的难度,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使我们降低学习的紧张感,从而逐渐使我们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例如,在讲解有关数学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为我们高中生穿插讲解一些有关的数学家的故事或者相关的数学典故,从而使我们全面地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深化我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对于该部分数学知识的记忆力,同时也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阐述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我们讲解高斯的故事;在讲解“集合”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为我们讲解康托的故事;在讲解“曲线方程”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我们讲解费马和笛卡尔的故事等等。
三、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要求,其是提高我们高中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我们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我们自身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着我们学习能力的高低,同时也会对我们的合作学习、独立思考以及总结反思等能力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我们高中生来开展自主学习,使我们逐渐通过自主探索和思考来使我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另外,我们应根据教师的指导养成独立反思和总结的好习惯,这主要是由于数学作为一门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其各个章节之间知识具有紧密的联系性,所以时常的总结和反思有助于我们高中生建立完善的知识构架,进而为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而基础。例如,在讲解椭圆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使我们高中生更好地了解椭圆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应用,教师可以引导我们对比圆的特性来与进行学习,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明确椭圆的性质和应用,增强我们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通过对比性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对于圆和椭圆之间的特性以及二者的区别也会有一个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这样会大大提高我们自主学习的质量。
总之,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变革传统高中教学模式和方法势在必行。高中数学教育应该彻底摒弃应试教育之风,将重成绩逐渐转向重素质教育方面发展,同时数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学环境,以幽默的教学方式来积极引导我们高中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断培养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付德.浅议高中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技向导,2010,9(4):119-120.
[2]李波.论如何提高高中生数学自学能力[J].才智,2013,23(33):107-108.
[3]王建梅.浅谈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措施[J].教育探索,2014,11(5):151-152.
丁奕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