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自主学习,数学,有效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2 16:35
摘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获取数学知识的整个历程。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要构建适合学生特点的新型数学教学模式,以适应高中课改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高中课改紧密锣鼓地进行着,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教师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勇于探索,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整个历程,感受到学习乐趣,最终实现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就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活动,有着如下教学策略。
一、巧设情景,激发兴趣
数学教师创设数学情景,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切入点,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遍布各个角落,为生活服务,是新课程提出的“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立足学生身边的具体生活情景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得以关注,兴趣得以有效激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如像丰富多彩的生活,快乐与开心。
1.营造良好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与必要条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再现学生生活中不易看见的情景,也可以配合音乐来激发起学生较强烈的求知欲。
2.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能够持久性地去探究数学知识。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巧妙将数学知识融入知识竞赛活动中,有利于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不只是单纯的数字,枯燥无味去进行计算,而是在竞赛中去获取数学知识。
3.结合实践经验。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有效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具备的数学知识去创设教学情景,较好给学生提供进行探究活动与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能够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从而达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标。
4.重点难点分散。教师要针对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特别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及比较逻辑严谨的数学知识,决定着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一定难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数学教师要巧妙将数学知识重点与难点,融入具体的情景中,这样就将难点分散到情景中,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里,去体验,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能够让枯燥的学习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5.挖掘教材,整合学科。数学情景的创设,不能孤立地与其它学科割离开来,要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有效结合,既要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又要对学生德育教育、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整个数学课堂,拓展学生数学知识面。同时,数学教师认真挖掘数学课本,充分挖掘课本中的数学情景,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大胆取舍课本中的内容,选择数学内容供学生学习。
二、问题设计,发展思维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找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设计情景时,数学问题设计的层次高低,就决定着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是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数学问题要能够让学生在情景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而且这些数学问题必须适合学生,既不出现高不可攀,又有探究的滋味。即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知道问的是什么,容易让学生对该数学问题的关注。同时,这些数学问题不是简单的办法就能够解决的,而且必须与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立足于学生的探究,并且学生能够进行探究,通过探究能够获取到一定的价值,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把握数学知识的整体性,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对数学问题要具有梯度与层次性,要让学生能够得到启发,归结在一点必须符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才能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全面发展学生,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数学教师要向学生明示自主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课本中的起止页码,通过自主学习需要达到何种学习目标,即获取到哪些方面的数学知识,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就可以放在小组合作探究阶段去解决。
学生在合作探究阶段,数学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分组,将全班学生按照一定的层次,合理搭配;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在四至六人为宜,明确小组长及组员职责;其次,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合作探究的方法及程序,即,学生做些什么,需要用多少时间,以及学生合作探究的步骤,在探究中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料,探究后需要达到的何种目标。在互动交流的时候,引导组内所有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作为数学教师在探究时,要适宜参与到学生探究活动中,与学生一道共同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较好发挥数学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体现出数学教师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角色。同时,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组内的合作探究的整个历程,进行正确评价,诸如小组内是否完成探究任务,探究过程中互帮互助情况怎样,小组内团结协作与学习态度方面情况,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今后学习数学知识如何去改正等。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数学教师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求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去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展现出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中学数学教学建模》——李果民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李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