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爱欣赏学生

  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我时刻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注重保护学生的童真、童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我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让他们都能够感受到我的关心和关爱,与他们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我认为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用师爱去欣赏学生……

  我认为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在教语言,更是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陶行知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都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能说,在英语课堂上“动”起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潜力。我制定了一项奖励措施:在英语学习方面有进步的学生将获得加分奖励,课堂纪律好的学生加分,大胆发言、能够表演对话的学生加分,角色表演出色的学生和小组加分,每个小组设定一位小组长来记录加分情况,每个月由小组长统计得分,一个月获得加分多的学生就能在月末获得奖励。这项措施把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极大的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课堂纪律特别好,无论是举手发言还是会话表演和朗读都表现得十分积极,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发言,都怕自己被落下。从而,使英语课堂充满了活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策略。

  这项措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又到月底了,我愉快的公布了获得加分的学生的名字。正当我满意的想进行下一环节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老师,我也加分了,为什么加分名单上没有我的名字。”我转过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平时上课爱说话捣乱的学生,读单词和课文非常吃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心想,给你减分还差不多。可是我在不经意间看到了他那恳切又渴求的目光,于是我让他先回到座位,然后问他:“你是在哪个环节加的分?还记得吗?”他声音很小的说:“朗读课文和会话表演。”我想起了他在这几次英语课上的进步,突然记起了那天英语课上,从来不朗读课文的他流利的读出了课文,有时还能和同学一起表演对话。在这之前的好多次课上,他总是捧着英语书问老师,问同学。我忙问他的主管小组长怎么回事,组长说:“自从老师制定了加分制度,他每次上课都认真朗读,可是他上课时说话,所以就把他的加分给扣除了。”我看见他失望的低下了头,心里好难受啊。心想:“这孩子上课与同学说话的次数已经明显减少了,上课时注意力也比以前集中了。”我问大家:“那大家说,我们给不给他加分呢?”他的同桌说:“虽然他上课偶尔讲话,可他表演的对话很好,动作做起来也很好笑。”还有的说:“老师,上个月他还把我的奖励抢过去看呢,还说要改掉上课爱说话的坏毛病。”这个学生的话刚落,就有人说:“给他加分吧,就算鼓励鼓励他,如果他接下去这个月进步了,就继续奖励他,如果不好,再给他扣掉。”我想是啊,我怎么就没有留意他身上的闪光点呢。还以为像他这样的学生没有什么上进心和自尊心,想到这里我说:“你们讲的太好了,我们不能只看到他的缺点,而不去细心观察他身上好的地方,他朗读英语时确实表现不错,今天老师就给他加分。希望他能再接再厉。把缺点越改越少,接下来的每个月都能加分。”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特别的开心。看到他高兴的样子,我的心情也特别的轻松。

  在这件事的影响下,我给另外几个班加分时采取了教师评定和学生推荐的方法,给一些平时爱捣乱但有进步的学生加分。他们听到自己加了分,个个兴奋不已。英语课堂上虽然有时还捣乱,可只要我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他们便会认真地听讲,再也不用我大声呵斥。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从而实现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

  我认为,作为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不论学生的成绩是好还是不好,都要一视同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寻找教育的切入点。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的关系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就会高涨。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有效感知语言知识。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和获得成功是教育者的责任。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才能使他们想学、会学、乐学。这样让师生共同沐浴在教与学的快乐之中。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少教师会经常照顾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却忽视了“捣乱”的学生。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多留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唤起他们为下一次成功而努力的自信和勇气,对于“捣乱”的学生而言,教师的一点点鼓励,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足以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激起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地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当然,给学生发“奖励”不是目的,但却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

  当我们学会了用欣赏的态度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让我们共同尝试“欣赏学生”带给我们的愉悦和宽心吧!让孩子们也能在我们殷切的期待中从容而快乐的学习吧!

  李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