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探析

  摘要:高中地理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都需通过运用大量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层层分析,再现地理原理。这些案例探究的过程,既有利于学生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明确案例选取原则,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意义,探讨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独立去思考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本价值趋向,这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一、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意义

  1.应用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案例,也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就是教学案例。就像子弹之于枪支。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是和教材中的关键先关联并具备代表性的实际,具备说服力,和可靠性,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因为学生发现的知识,是根据实际发生或者真实存在的事物得出的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

  2.对于地理案例教学的案例,可以选择与课堂知识重点相关的信息,图片,新闻报道等等案例,所选的案例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足以激活学生好奇的案例,例如百慕大三角,地震,海啸等等,学生可以再这一个过程中从一个被动的学生身份变成一个善于探索的观察者。当然学生的观察过程应该有教师带动和引导,带动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眼前案例存在的隐藏内容,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出新的定义。通过这种引导,能让学生对案例的本质内容作出相应的探索和总结,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个体案例中,归纳出一类情形,从而获得了真实可靠的知识。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方法

  1.明确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选择恰当的地理案例。要实现高效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在完成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具体而言,自然地理和地理基础技能部门两大部分不适用案例教学。自然地理由于理论性较强,如大气洋流运动、地球运用等,基础技能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绘图的能力,都不适宜应用案例教学。而人文地理部分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讲授。其次,地理教师还要从教材出发选择一些恰当的地理案例。该案例不仅要囊括基本地理知识,还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教学模拟案例。最重要的是,该案例中有需要学生思考和解决的地理问题,有一定的复杂和开放性。如在工业园区布置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本市工业园区布置图为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具体表现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两大重要环节。在课前准备工作中,教师要在综合考虑基本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状况、案例难度水平等因素,在深厚的地理知识背景基础上,精心准备案例教学的内容;按照具体内容确定案例教学的形式,如分组讨论、实际走访、实际调查、辩论会、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而布置和创设相关的教学环境;确定开展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拟定具体的案例教学课堂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每一名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积极思考和分析,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工作。学生在面对任何全新的知识时都是茫然的,接受能力因人而异,导致最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学生能在课前预先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那么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时便能游刃有余,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更容易在教师的讲解下掌握知识。

  3.鼓励学生搜集地理案例,积极主动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寻找自己身边的地理案例。如学生可以利用楼房布局与光照地理知识分析自己小区哪些楼房获取阳光时间最长;将自己亲手感受或经历过的照片展示给大家,如旅游所拍摄的地理环境等;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或河流走向等。教师将学生收集的地理案例编制成册,成为学生后期复习功课的案例库,既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

  4.注重学生反馈,积极反思教学效果。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要真正实现对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衡量,就必须从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和消化程度两个方面入手,这就让我们认识到,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听课后反馈的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接受程度。中年级学生的心智发育较低年级要成熟,可以独立对事物进行评价,辨别是非,也有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地理课堂上,老师可以以多种不同形式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可以是提问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同时要大力支持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对不懂的地方提问,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课下,教师应当主动同学生交流,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并对反馈的信心进行分析和思考,总结教学中的优势和劣势,选择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总之,地理课程中的许多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更适合使用案例的方式来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值得去大胆尝试和深入探索,它与其他教学方式一起构成地理教学方法体系。对案例教学的研究必将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罗辉,何娟.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探究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2]王文福.案例教学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2014,(01).

  [3]叶玉钗.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导刊,2014,(06).

  李晓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