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摘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按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通过探索和实践,构建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生物制药技术;高职教育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以工学结合、行动导向、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素质渗透、学生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等为内涵的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已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根据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不仅将相关的工作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将工作知识序化、结构优化,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形成适应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

  在职业教育理论视域下,工作过程包括三方面,一是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即从工作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到评价整个过程;二是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即工作主体、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成效;三是工作过程知识的系统性,即认识把握工作过程结构、工作要素所必需的知识信息。与之相对应,课程设计主体应遵循工作过程蕴涵的完整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等原则,按照固定的步骤和环节来确立某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该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因此,新的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对高职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内容的选择及其顺序排列、课程管理和质量控制进行可行性研究,还包括对教育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研究。开发后的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通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若干体系化学习领域的学习,获得完成工作任务、处理问题情境的过程性知识、意识和技能,进而形成从事某个职业的职业资格和综合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流程

  1.企业人才市场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企业组织机构、业务概况、作业流程、岗位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等,从中分析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对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归类和分析,目的在于掌握岗位具体工作内容,以及所需职业能力。

  3.确定学习领域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构,确定学习领域,包括名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从而转化为课程。

  4.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以某一项目、产品、服务、功能等为载体,每一学习情境都为完整的工作过程,各情境之间体现由易到难呈平行、递进或包容关系,遵循职业成长规律,符合认知学习规律。在教学中,将每一个情境划分为若干学习子单元,进行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教案设计和任务书、工作单设计,然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最后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三、开发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定位人才培养标准

  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上,开展主要职业岗位群调研,获取企业生产岗位设置情况和企业对岗位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在由行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等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一步对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职业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进行分析。其中,专业能力,主要掌握制药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有目的地、合理地利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独立解决问题并评价结果的能力,同时具备药品养护、经营管理等医药行业的通用基础能力;方法能力,主要具有制订工作计划、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评价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社会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安全意识、社会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2.构建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中,按照企业工作岗位的真实的工作任务要求,依照“任务中心、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启动、监督、帮助、控制和评估。根据任务的要求,设置学习小组,“学、做”过程由学生以团队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来实施,教师成为引导者、监控者、顾问,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实现“工作过程学习化、学习过程工作化”。根据不同工作任务的目标和工作过程要求,课程实施时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提问引导法、引导文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技术、现场教学真等教学手段,实现“学、做、用”一体化。同时,设计每个任务的任务书、引导文、工作单和评价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即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体系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尽量做到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以实现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

  3.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高职专业课程模式的思考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高职专业课程模式的着眼点是职业的工作任务,职业工作任务是根据工作联系和企业任务来描述具体的专业工作的。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从完整的行动意义上对任务进行分析,包含对具体任务的计划、实施、控制以及对其工作成果的评价。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高职专业课程模式的实施在于师资队伍的建立、基地的建设、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教材的编写。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中以职业成长为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的程序性得以完整的彰显,各学习领域课程中操作能力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加强,使学生获得更贴近职业岗位的技能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张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4)

  纪丽丽 刘伟强 王海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