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前预习更到位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课前预习,小学语文,燕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2 16:38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知道在上课前自己要进行精心的课前准备,备教材、备学生,一步步进行精心预设,在课堂中更是精益求精,力求拓展延伸,让学生学得更多。而笔者认为,这些是必要的,但还有一步也是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更加重要的,那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只有学生预习到位了,才能在你精心的课堂设计中吸收到更多的营养,它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基础,也是上好一堂课的“第一炮”,这一炮打得好,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步骤才有用武之地,才能真正落实。那么,如何让学生的课前预习更到位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明确
在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的时候,教师不能笼统地说一声“预习第几课”就好了,提出的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否则,学生会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预习算到位。在他们预习之前,教师要给出明确的要求,“扶”他们一把,授之以渔才能让学生的预习有方向。
比如学习《燕子》一课,提出的要求就可以是“熟读课文至少5遍”“生字进行组词、记忆”“不理解的词句圈画,查字典理解”“查找关于燕子的飞行、捕食等生活习性的资料”等等,在这些具体明确的要求下,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进行有效的预习,有了这一步骤,在课堂学习中定能如鱼得水。
二、教师辅助
有时候,学生课前预习时,教师先提出具体要求还不够,一些比较难以达成的预习目标教师要加强指导,必要时教师也要“下水”,进行一些辅助工作。比如有的学生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上网查阅资料,预习的时候可能目标的达成度就不会很高,这时,教师可以预先查阅一些图片、录像、录音等资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有选择地利用,这样的辅助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让学生的预习更到位。
三、指导合作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前预习的时候,也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课前预习更到位。
如学习《春联》一课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预习,让学生三五成群组好队,选举组长,然后教师协调各小组的预习分工。读课文、理解词句等大要求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每一组查找的资料,有的小组可以查春联的起源,有的小组查各种类型的春联,有的小组可以查春联的写作方式,还有的小组可以查春联的作用等。每一小组里每个组员还可由组长分配大目标下具体完成哪个小目标,如此团结协作,小组共同努力,减轻了学生负担,而且他们因有了与之共同活动的搭档而兴趣倍增,相互也多了交流,不仅能使课前预习更有效率、更充分,也能增长学生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四、注重评价
课前预习其实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严格来说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课堂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评价的重要性,那么学生的课前预习也要予以多元、充分的评价。合理的评价不仅是学生课前预习的一个总结,也能为学生下一次积极到位的预习提供动力。通过评价,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课前预习被重视,被尊重,是多么重要,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对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至于评价方式,也可以多元化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小组共评,也可以由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方式也可以多样化,从分数、五角星到教师的评语、面部的表情、动作等,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激励作用。
王伟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