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专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临床医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并且作为医学生和临床医师之间的桥梁,连接教学与医疗实践,是从医学知识到医疗技能的重要过渡。医学院具有教书育人和救死扶伤的双重职能,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中,临床实践教学已出现滑坡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医学院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增加医学院的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力争丰富医学生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强化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最终完善教学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实践教学;对策;教学方法

  引言

  高职高专的临床医学专业是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主要方式,能够改善基层的医疗队伍规模不大,医疗人员素质低、数量少的现状。在此背景下,关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方式、构建适应高职高专的医学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医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临床教学实践是连接医学生和临床医师的桥梁,医学知识虽可通过书籍获取,但临床技能、职业行为、把基本知识转化到临床实践中的能力等都需要,也必须要经过临床实践的锻炼,才能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

  一、项目的研究意义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担负着向基层输送知识、能力、素质于一身的技能型医疗人才的重任,因此对毕业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普遍存在对理论教学严重依赖的特点,呈现填鸭式、教条式、管束式等较为明显的特征,从而导致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知识的运用能力差、实践能力低下的现状。随着高职高专的临床实践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实践教育体系更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1],以满足高素质应用型医疗人才的需要。

  二、临床实践教学现状

  1.医学教育的传统办学模式

  医学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科以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的“三段式”模式为中心[2],使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互相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导致知识的僵化,不能应用到实际。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学,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书本、课堂”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使理论脱离了实际;另外,学习、科研、实验场所的限制也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遇到实际问题不能解决的现象。

  2.实习医生缺乏独立临床实践机会

  我国的《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必须通过相应理论和技能的考核,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之后方能进行临床医疗行为[3],医疗体制的改革后,病人自身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不愿配合实习工作。另外,学生在实习中导致的差错由带教医师承担,学生可能因技术不熟练而使医师被投诉,导致教师不敢放任学生医治病人,种种原因都导致医学生在实习中进行独立的临床实践机会减少。

  3.医学生对临床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

  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临床实习和见习约占教学总时数的60%,七年制约占50%[4]。但实际在临床实习的期间,医学生受到就业、考研等因素的影响,对临床实践没有积极主动性,没有充分利用这段实习时间进行实践,而是更多的把时间用在备考上。另外,临床实践中,实习生见的少、动的少、听的少的现象尤为明显,在临床实践中缺乏积极性。

  4.临床实践教师难保教学质量

  住院医师担任临床教师时,临床的教学工作常常成为他们的负担,由于无带教经验,在教学时存在盲目性,缺乏传授系统知识的能力,在很多时候,为缓解自己工作的压力而将学生当劳动力使用。对于优秀的临床带教医师来说,临床教学是“软”任务,科研工作却是考核临床医师和教师的主要标准,职称晋升与临床实践教学的成绩没有结合进行综合考评,因此严重降低了一些优秀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教学的积极性。

  三、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对策

  1.维护实习医师的合法权利

  临床教育实践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基本规律,在此阶段实习医师已经进行临床行医,实习医师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在执行医师的权利和义务,却没有相关法律的保护和规范,医学人才培养的有关文件要求和内在规律与现有的法律规范呈现了明显的冲突[5]。因此应该在保障患者的权益和遵从常规医疗的前提下,教育主管和卫生部门应制订出对实习医师的书写医疗文书、诊疗处置权的法律效力等问题做出详细规定。

  2.多元化临床教学方法——医学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主要以高科技作为基础,模具为具体实践对象,极大缓解了临床教学实践资源缺乏的压力。同时,实习医师应先在虚拟的手术室中进行反复操作,直至技术达到纯熟。该教学模式以模拟的真实性为优势,并有病例多样化、可重复再现的特征,使医学生可以高效的学习病症的典型症状。高端模拟系统将医学教学从单一的临床技能训练操作转变为集技能训练和临床思维于一体的模拟教学方式,大大提高实习医师的实习效率。

  3.制定相应制度,提高临床教师的积极性

  教学医院不应该只将临床与科研当做重点,也应该不断建立、健全临床实践教学相关的管理制度,将带教优秀及对教学有较大贡献的教师,与科研、临床优秀的人员给予同等待遇,增大对带教老师被评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教授的力度。在职称晋升时,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等,或可组织实习医师知识竞赛来评判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等等,这样才能提高医生参与临床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4.举行临床技能竞赛

  临床技能竞赛是以各类临床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比赛,不仅能够深入强化医学生的各项临床操作技能,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长期的赛前准备阶段,参赛选手的操作水平实现从“会操作”到“娴熟”的飞越。比赛中命题更贴近临床,将临床病例巧妙融合到临床操作中,让选手自己判断应该做哪些操作,极大程度考验了比赛者的临床思维能力,全方位提高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 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以我校1所直属型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型附属医院和3所经省卫生厅批准的教学医院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临床教学的师资队伍;

  教学模式—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教学内容—目前临床实践教学内容与患者就诊时间的安排;

  学生管理—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操作技能考核与跟诊记录反馈;

  学生反馈信息—学生对现行临床实践教学各方面的评价反馈。

  1.2 研究目标

  了解教师队伍的学历、工作经验、继续教育情况;

  了解临床后期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了解教学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思想教育、学生考核成绩;

  了解学生管理情况;

  收集学生对教师及教学医院的评价。

  1.3 拟解决的问题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临床后期教学模式的改革;

  加强与教学医院的联系与管理,控制合适的学生规模;

  完善考核制度及奖励制度。

  1.4 实施方案、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2.1 实施方案

  (1)分别到5所教学医院调查师资队伍的学历、工作经验、继续教育情况、医院对教师的奖励;

  (2)分别到5所教学医院听课、了解课前准备情况;

  (3)分别到5所教学医院了解考核手段与成绩;

  (4)分别到5所教学医院对学生的管理情况,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2.2 具体实施计划

  了解师资队伍素质(2013年9月—12月);

  了解教学模式(2014年1月—3月);

  了解患者就诊时间与教学内容的安排(2014年4月—11月);

  了解学生考核成绩(2014年11月—12月);

  收集学生对带教老师及教学医院的评价(2015年1月—5月);

  整理信息、总结并分析,撰写论文(2015年5月—8月)。

  2.3 可行性分析

  临床实践教学需要具备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临床带教老师和临床教学基地,教学相长,若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建立,以后对我院的发展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新的教学模式应始终以“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为宗旨,来培养新时代优秀的医师。临床课的内容应精简,学生应以自学为主,临床实践时理论联系实践,多角度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罗兵.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眼科临床实践课的现状及改革[J].中国药物经济,2012,7(4):95-96.

  [2]翁孝刚,张慧勇.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后期教学模式的思考[J].医学教育与管理,2012,21(5):442-443.

  [3]江淑芬,王珂,姜一农,等.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5,36(1):95-97.

  [4]文宏,邓东红,程鹏.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初探[J].医学与哲学,2011,32(3):67-68.

  [5]吕兆丰,张成兰,郭述贤,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面临的法律困境与对策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26(1):5-8.

  胡杨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