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摘要: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在高中语文的课程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让学生作为一个学习的主体,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不断的质疑-求索-再质疑-再求索的循环模式,从中获得自己的理解和文化意识。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内心。高中语文(Senior highschool Chinese)是最重要的一种交流工具,在世界文化长河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高中语文既是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基本特点,也是人文作用与工具作用的和谐统一点。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相关情节,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教授探究的学习方法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引导其进行探究性的相关学习。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等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在语文的审美方面以及探究方面有着一定的能力;另外,高中语文还给学生未来的学习以及探究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孔子曾有云:“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1]简单来说,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在还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机下,我们应该秉着多听、多看以及多思的方式进行相关研究和学习。如果想要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此学习方法中,教师应该起着引导者的作用,熟练掌握好学习进程,从而设置一些比较贴切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含义

  探究性的相关学习活动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进行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获取自己想要的语文知识。在获取相关的语文知识之后,合理的利用语文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此知识。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科学的学习技能、思维方式等等,探究性学习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学生不再只是一味的听老师讲课,而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对生活以及知识的领悟。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引导学生,对文章不理解的地方以及认识不清的地方加以详尽地解释。学生在对一些疑问产生自我矛盾时,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让学生自己通过实例研究来表明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逻辑性。举例来说,众所周知的《孔雀东南飞》,歌颂了文中焦仲卿以及刘兰芝的伟大爱情,但是对于他们化身为孔雀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在对《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的合理性以及逻辑性的讲述时,应该重点强调,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的美好爱情,寄托了人民群众对于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2]。

  总而言之,探究性学习的优势比较显著,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能普遍运用到此种学习方法。

  二、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1.探究性学习方法本身所存在的优势

  探究性学习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自己学会收集资料,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等学习模式。现阶段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以学生的主动性为基础,创造最大的空间来给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利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遇到的相关问题,教师予以相关解答。

  2.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课程中,最大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对课本中相关知识的兴趣,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恰好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语文的学习技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外,探究性的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大概在2~4个人,每一个人都拥有着话语权以及主动权,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同时,首先得和自己小组的成员进行沟通。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以及逻辑思考的能力;另外,在遇到学习方面的困难时,小组的同学也会集思广益,充分的利用到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知识,从而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互相启发,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加实际的能力。因此,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宽广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的翱翔。

  3.教师营造好探究性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究性学习

  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问题的本身出发,创造学习的氛围,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课文以及创设相关情境的表演来进行相关教育教学”[3]。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效的参与到学生之间来,不断的完成自己的相关角色,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投入自己。举例来说,在学习徐志摩诗人《再别康桥》这一文中,教师可以放一些比较古典和温柔的音乐,选派学生来担当里面的任务角色,诗文并茂的朗诵这一首诗歌。此种教学效果远远比一字一句的朗读诗歌中的字词效果要好的多。“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中最优美的诗句要充分的利用好多媒体的效果以及学生的想象力、表演力来进行和谐统一的配合。

  三、结束语

  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参与平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而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好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高中语文的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荣智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4,15(15):3511-3624.

  [2]梁媛.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5(26):2952-2956.

  [3]李文颇.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20(11):1981-1986.

  张国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